作者:王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21
选择字号:
新技术实现量子增强微波测距

 

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孙方稳教授研究组利用微纳量子传感与电磁场在深亚波长的局域增强,研究微波信号的探测与无线电测距,实现了10-4波长精度的定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基于微波信号测量的雷达定位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生产、健康检测、地质勘探等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信息技术为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量子传感和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相干、关联等特性提升系统对物理量的测量灵敏度,有望超越传统测量手段的精度。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结合微纳米分辨力的固态体系量子传感与电磁场的深亚波长局域,发展了高灵敏度微波探测和高精度微波定位技术。研究组设计了金刚石自旋量子传感器与金属纳米结构组成的复合微波天线,将自由空间传播的微波信号收集并汇聚到纳米空间,从而通过探测局域的固态量子探针状态对微波信号进行测量。该方法将自由空间弱信号的探测转换为对纳米尺度下电磁场与固态自旋相互作用的探测,将固态量子传感器的微波信号测量灵敏度提高了3至4个量级。

为进一步利用高灵敏度的微波探测实现高精度微波定位,研究组搭建了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的微波干涉测量装置,通过固态自旋探测物体反射微波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干涉结果,得到物体反射微波信号的相位及物体位置信息。同时,研究组利用固态自旋量子探针与微波光子多次相干相互作用,实现了量子增强的位置测量精度,达到10微米水平(约波长的万分之一)。

审稿人认为,“该工作是金刚石量子传感器在量子测距中的首次应用”。

研究人员介绍,与传统雷达系统相比,该量子测量方法无须检测端的放大器等有源器件,降低了电子噪声等因素对测量极限的影响。通过后续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基于固态自旋量子传感的无线电定位精度、采样率等指标,发展实用化固态量子雷达定位技术,超越现有雷达的性能水平。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929-8

《中国科学报》 (2023-03-2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