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7
选择字号:
先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底线思维

 

李锋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

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毕业生普遍感受到更大的就业压力。可以预计,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这些毕业生又将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

在笔者看来,今年尽管毕业生规模会再创新高,但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大概率将好于去年,且从年初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看,全国各地都表达了较快发展经济的决心,这无疑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此外,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模式的变化,生活性服务业(比如餐饮、旅游、培训等)会逐步回归常态,生活性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又是非常强的,这都会导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大幅度提升。

然而,宏观层面经济好转并不能保证每位高校毕业生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以去年为例,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当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人,西部农村很多中小学依然需要大量高校毕业生。换言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体压力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无工作可做,更多的是结构性就业矛盾。

因此,如果2023届高校毕业生能提前了解就业压力,并进行细致的就业规划,将有助于提升就业概率与就业质量。

具体而言,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高校毕业生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依然非常可观。本专科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虽然下降趋势明显,但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而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则一直在快速增长。

其次,高校毕业生要有长线思维,即要认识到可观的高教收益率是需要自身通过长期工作才能获取的。如果没有这种认识,面对就业难时,毕业生及其家庭会面临巨大的困扰与疑惑——高昂的高等教育投资是否值得?何时才能收回投资?然而,事实就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是短期支付的,但收益却是长期、“细水长流”式的。所以,高校毕业生要意识到自己尽管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只要策略得当,以长时间获得高回报是完全能做到的。

再次,高校毕业生要建立就业的底线思维——如果实在没有满意的工作,先就业是第一要义。如果毕业即失业,收回高等教育的投资起始时间就要延后,并在工作经验上落后于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同学。更重要的是,毕业生一定要对此趋势有战略性把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经济发达城市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与举措,吸引青年人口,尤其是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青年人口,所以暂时的户口问题不会如之前那样成为困扰人的问题。况且,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除个别城市外,初始的户口将不再成为个人落户大部分城市的制约。

笔者建议,没找到满意工作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即便去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就业,也比不就业明智,因为选择上述地区就业可增加工作经验与人生阅历。如果这些毕业生在工作之余,注意一些通用技能的习得,比如数字化技能、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能等,自身将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与人生发展前景。而能在工作之余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本身就是知识社会非常需要的一个素养——终身学习素养。

最后,对于那些对初始工作不甚满意的毕业生,笔者建议在未来跳槽时,尽量选择利用在前期学习与工作中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工作,从而沿着自身搭建的阶梯一步步不断向上。否则,前期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很容易耗散掉,导致必须重新回到起点,重新学习和积累新领域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总之,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应该会创新高,而经济形势大概率会比去年好,这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延续多年,但不同高等教育阶段(本专科和硕士、博士)的收益率依然相当可观。所以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不仅要具有长线思维,更要有明确的底线思维——实在没有满意的工作,先就业是第一要义。对自己初始工作不甚满意的毕业生,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未来跳槽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信先就业、边工作边发展这样的职业路径与策略一定会使高校毕业生的人生路越走越宽。

《中国科学报》 (2023-02-07 第3版 大学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