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自法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2
选择字号:
图片新闻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副研究员杨石霞领衔对所藏一批出自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的石制品进行再研究,通过显微形态、3D建模和微痕分析发现约9万年前的萨拉乌苏石器确实曾“修铤”(“铤”即石器连接柄的部位,方便将其捆绑于柄上)加工,且存在装柄使用过的痕迹。这成为迄今所知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石器装柄证据。

此项研究成果由古脊椎所、中央民族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合作完成,已于近日在《考古科学杂志:报告》发表。

图为1月30日杨石霞在古脊椎所展示介绍用于本次研究的一件“修铤”萨拉乌苏石器样本。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

《中国科学报》 (2023-02-02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