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张行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1
选择字号:
南繁育种人  疾风知劲草

 

在玉米地中工作的史红丽。受访者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严涛 ■张行勇

1月21日晚,当窦秉德、戴佳锟和史红丽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宿舍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厨师居然准备了满满一桌饭菜。

“今天怎么这么丰盛啊?”吃了几个月一菜一汤的戴佳锟迫不及待地问道。

“今天是大年三十!”厨师答道。3位泡在玉米地里几个月、只看天气不看时间的科研工作者这才反应过来——今天要过年了。

这里是海南省乐东县,是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生态高值特种玉米种质提升与健康食品产业化”的南繁育种基地。在全国人民欢庆兔年到来的时候,南繁育种基地的“一所一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如候鸟般在每年冬季来到海南,利用海南省西南地区适宜的光温条件,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质加代鉴定等工作,这被称作“南繁”。从杂交水稻、高产玉米到抗虫害的棉花,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有七成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的培育。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就特地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并对“南繁硅谷”的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如今,南繁已经是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南繁硅谷”已是当下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2022—2023年度的南繁工作,陕西省科学院下属的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育种中心)依旧与陕西省内各地市农科院、中大型种业企业等一同在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开展研究。为了推进“一所一品”项目,全面开展繁育工作,育种中心不仅从陕西省种子管理站争取到了南繁基地入驻单位中最多的耕地(共6.1亩),还在周边村庄中租赁了一片试验地(3.8亩)。

此次南繁育种的工作核心依旧是“一所一品”项目,除了种质创新、自交系选育、新组合品比试验等育种任务外,还增加了数个亲本材料的扩繁和“小制种”工作。

“考虑到人手短缺和任务交叉的现状,南繁工作整体分为五期开展,第一期播种开始于2022年11月6日,最后一期结束收种预计在2023年3月初。玉米育种田间工作的高峰期是套袋、授粉期间。此次南繁的高峰期从2023年元旦开始,预计将持续到元宵节前后。在此期间,我们驻扎的科研人员进入到了试验地两头跑、每天9小时以上的饱和式工作状态。”窦秉德介绍。

戴佳锟告诉《中国科学报》:“来到南繁基地这几个月,我们所有人连半天都没有休息过。中午最热的时候,正是授粉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在地里。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全身都湿透了。”

虽然一期、二期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发现、不浪费任何一颗试验玉米的科学态度,科研人员依旧在试验地中反复观察、筛选,找寻可以继续开发的玉米材料。

“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平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完全没有意识到都要过年了。吃得也很简单,一碗米饭一个菜足矣,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吃了顿桌餐,初一早上包了饺子吃。”戴佳锟说。

春节期间,南繁育种基地的3位科研人员还是与平时一样下地,“偶尔就是和家里打视频电话,时间不等人,不能回家团聚,家里人也都能理解。”戴佳锟说。

繁忙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收获。截至春节前,育种中心已经完成了套袋材料25000余个、授粉15000余株、新杂交组合559组,繁殖并选育黑甜糯玉米系列自交系材料211份、黑糯玉米材料393份、自交系和亲本材料37份,完成了33个杂交组合的田间表型记录和分析、筛选。

窦秉德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之前培育的黑甜糯玉米‘陕科9148’和黑色水果玉米‘陕科6788’等品种已经被很多企业预订,正在抓紧时间制种。黑甜糯玉米‘陕科9148’去年在陕甘宁等省份开展区域试验后,就被很多企业看中了,供不应求。”

据了解,接下来育种中心将继续完成剩余试验材料和繁育材料的套袋授粉工作,采集、分析整理全生长季的田间数据,待后续果穗的穗选分析和种子的粒选之后,将于4月初在陕西临潼春季播种开启新一季的育种工作。

“1月24日,基地遇到了6到7级的持续阵风,但我们培育的株高3.8米、生物量可以达到5.5吨以上的花青素系列饲草玉米依靠优异的扎根能力在大风中岿然不动。”史红丽告诉记者,该试验组合具有高生物量、高花青素、抗倒伏、耐涝等特点,是优质无抗饲草玉米的潜在新品种。

在这些科研人员看来,“疾风知劲草”,评判好玉米如此,科研工作亦如是。

《中国科学报》 (2023-02-0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