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28
选择字号:
理工院校里的午间音乐会

 

“午间音悦听”现场。 南航供图

■本报记者 陈彬

每个星期三中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主校区——明故宫校区里,吃完午饭的同学都会三三两两地走到学校食堂对面,赴一场音乐会之约。

那里,几名学生正在醉心地拉着二胡、弹着古琴、演奏着小提琴……他们的背后,几个美术字分外醒目——午间音悦听。

从5月24日“首演”开始,这场时长不到一个小时、受场地所限观众只有三四十人的露天音乐会,每周都会在南航的各大校区准时上演。而在这所理工类高校里,艺术的气氛也随着音乐声在校园里氤氲、蔓延。

同一项“艺术活动”

提出“午间音悦听”想法的人是南航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而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念头,还要从一件往事说起。

多年前,南航曾组织过一场院长论坛。论坛上,时任南航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讲述了他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力学研究所做研究时的一个见闻。

当时,胡海岩所在的研究所旁边是学校的艺术学院。对于这样的“搭配”,当时的他很困惑,但后来发现这份紧邻艺术学院的熏陶,对他的科学道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在以后每次组织学术会议时,他也喜欢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加入一些小提琴演奏等艺术点缀。

那时,作为学校团委书记的王晖对胡海岩的想法并不是很理解,但她慢慢领悟到,艺术和科学都与人类的创造力和梦想有关,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并通过某种自然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艺术和科学可以说“同根同源”。

“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触动。”王晖告诉《中国科学报》。

王晖受到的第二次触动是在她担任学生处处长后,有机会到香港高校学习了约20天。其间,她发现每周三中午,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师生进行艺术表演。“参与的人不多,但谁都可以报名表演,不管是演出者还是观众,大家都很随意。”王晖参加过两次,感觉非常好。

几年后,她又有了一个到英国雷丁大学访学的机会。在那里,她看到了那个曾十分熟悉的演出模式——规模不大、自由报名、随性演出、气氛融洽,且艺术氛围极好,以至于到那里听音乐慢慢成为她和一同访学的国内其他高校老师们每周最期盼的事情。

“在我仅有的两次长时间访学经历中,都看到了同一项艺术活动,且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使得王晖不由得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她慢慢发现,如果说国内高校以“艺术节”“会演”等方式为主的艺术教育是轰轰烈烈的“行动”,这种每周都会举行的小型艺术演出则更像一种“细水长流”,适合在校园营造文化和艺术氛围。更重要的是,这种氛围的营造过程完全“润物无声”。

“在雷丁大学,我看到很多头发花白的学者,中午安然地坐在学生身边,放松地听着音乐,似乎是在一周的忙碌后,在艺术的熏陶中安放自己的心灵。”王晖看着这一切,搭建“午间音悦听”的想法由此萌生。

难点是“一直办下去”

今年5月24日,随着南航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弹奏《弦乐三章》《梁祝》等经典曲目,“午间音悦听”正式和南航学生见面。那天参与演奏的学生来自该校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民航学院等多个学院。

据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航大学生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莉莉介绍,参与“午间音悦听”演出的学生部分来自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也有校内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以及有表演才能和意愿的普通学生。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邀请外校的学生艺术团进校演出。

“我们每周在学校的3个校区均有演出,因此需要协调不同学生的表演时间和乐器搭配,不过这些工作基本靠学生自己沟通协调。”杨莉莉说,自诞生之初,南航校方便刻意淡化自己在“午间音悦听”中的存在感,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们。

那么,学生们是否又愿意承担这份额外的责任呢?

第一次得知学校每周都要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时,6岁开始学习二胡的南航研一学生王思怡第一反应是“惊喜”。

作为一名艺术特长生,王思怡此前曾多次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各类公益演出。但在她的眼中,“午间音悦听”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独特的‘品牌’。”王思怡说,更重要的是,这个“品牌”可以长期为他们提供一个固定的演出平台。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人,这是无比宝贵的。

而所谓的“责任”,在王思怡的眼中更多的是一种享受。

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王思怡此前不止一次听闻人们对于二胡这种传统乐器“不欣赏”“不喜欢”乃至心存偏见。“但在这个不大的舞台上,我可以自由创新,将这些创新后的乐曲演奏给我的同学、朋友。他们会告诉我:‘我觉得这首民乐挺好听的,我现在越听越有味道。’这对我来说,太欣慰了!”

王晖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单纯从组织形式看,“午间音悦听”相较于很多大型演出要简单得多,“工作量”也小得多。但它的难点在于——要一直办下去,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发行为”,最终成为南航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希望它就像‘细水长流’一样,‘水’可以很‘细’,但不能断,而是一直‘流’下去。”王晖说。

“我没有任何‘期待’”

这股“细流”流到最后,会“流”出一个怎样的结果?对此问题,王晖的回答非常坦诚:“对于‘午间音悦听’,我没有任何‘期待’。”

“高校的本质无疑是人才培养,但学生在大学阶段不应只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应受到科学精神的影响和艺术的熏陶,但这样的熏陶不能过于目的化和形式化,更不能强制学生。”她解释说,“午间音悦听”的开设目的,就是希望在校园里开辟出一个角落,让喜好艺术的学生彼此交流,让没有接触过艺术的学生在偶尔路过时能有所触动。

“当然,即便没有触动也没关系。只要时间足够长,艺术的种子迟早会像盐一样,溶化在从舞台前流过的涓涓细流中,并最终融进整个南航校园。”王晖笑着说。

如今,“午间音悦听”已经开办了半年多时间。其间,王晖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围在小舞台前的观众中,除学生外,出现了一些科研人员的身影。“他们说,在这里相当于让思维呼吸了一次新鲜的空气。下次遇到科研难题时,这里某个音符的触动,或许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灵感。”

得到灵感的不只是科研人员。

这段时间,王思怡在和团队里的小提琴手李彦举一起琢磨,打算将二胡和小提琴这两种东西方传统乐器融合在一起,排演一个新曲目。“这种摸索的过程简直令人陶醉。”王思怡说。

与王思怡艺术特长生的身份不同,李彦举只是一名有着音乐爱好的普通学生。在杨莉莉看来,这样的学生更“宝贵”。

“营造一所学校的艺术氛围,一定要有普通学生的参与,而且这种参与是基于内心的热爱。一名这样的学生有可能带动周围几名学生。而对学生的艺术熏陶也就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杨莉莉说。

还有半年时间就要大四毕业的李彦举,已经确定保研外校。对于未来他充满期待:“将来一定不会丢掉音乐这个爱好,但不知道会以怎样的形式继续。”而当被问及是否希望将来的校园里也有这样一个“午间音悦听”时,他笑着说:“当然了。”

《中国科学报》 (2023-11-28 第4版 高教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