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1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发现蓝光有助于增强珊瑚的热白化耐受性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巩三强、研究员张跃环联合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余克服,首次分析了蓝光在珊瑚热白化中的潜在作用,发现蓝光能够增强珊瑚共生体的热白化耐受性。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生态指标》。

“这项研究提供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光调控保护珊瑚和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新思路。”论文第一作者巩三强表示。

珊瑚礁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初级生产力,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们不仅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为沿海居民提供了食物来源。然而,受全球变暖、海洋酸化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近1/3的珊瑚正濒临灭绝,30%至70%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

研究人员应用珊瑚组织学、珊瑚代谢特征分析及宏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发现蓝光能够通过改善珊瑚与其共生虫黄藻之间的共生互作关系,增强珊瑚对热白化的耐受性。研究还揭示,在热胁迫下,除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活性氧外,珊瑚宿主释放的活性氧也与珊瑚白化有关。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检测到,宿主D型氨基酸氧化可能是热胁迫下宿主活性氧的释放途径之一。

该研究不仅为保护珊瑚及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提供了新方法,还为理解和阐释珊瑚白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8/spectrum.01315-23

《中国科学报》 (2023-11-0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