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6
选择字号:
让“胖头鱼”拥有更出众的“头身比”

 

中科佳鳙1号。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胡珉琦

清蒸鱼头、醋熘鱼头、剁椒鱼头、鱼头泡饼、鱼头炖豆腐……一个鱼头能做出百变菜肴,非鳙莫属。中国人喜欢形象地称鳙鱼为“胖头鱼”,因为它出众的“头身比”,再加上肉质鲜美,一年消耗量达到了惊人的310多万吨。

可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体形的悄然变化,尤其是那“招牌”大脑袋,好像越来越小了。这与高强度人工繁殖和管理不善导致的鱼类种质资源退化有关。因此,水产市场迫切需要优良的鳙鱼养殖新品种。

近日,我国大宗养殖鱼类鳙的首个人工选育品种——“中科佳鳙1号”,正式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农业农村部的公告认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两代科学家,为此整整努力了30年。

呼唤回归“三头身”

在我国,鳙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土著鱼类。从黑龙江到长江、再到珠江,都是它们野外生活的主要区域。人工养殖区域更是遍布东南西北的各种大小水体。

“上世纪50年代以前,老百姓吃鱼主要通过野外捕捞。”水生所研究员童金苟说,当时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极低,所有养殖鱼类加起来一年也只有区区几十万吨。

靠天吃饭,意味着捕鱼量和品质都十分不稳定。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水产领域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青、草、鲢和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如此一来,国内水产养殖产量才开始迅速增加。

童金苟告诉《中国科学报》,和鲤鱼、鲫鱼不同,“四大家鱼”同属洄游性鱼类。这些要经历生殖洄游的鱼类,生活史较为复杂,性成熟周期长,人工繁殖技术难度比较大。

目前,“四大家鱼”年产量超过了1300万吨,约占我国鱼类养殖总产量的48%。产量最高的草鱼甚至超过了575万吨。

高强度的人工繁殖让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苗种生产单位种质管理水平不一,小作坊式渔场在繁殖过程中的某些不规范操作,直接导致了一些养殖鱼类种质资源出现退化。

“消费者一般不会关注,鳙的生长速度在下降,体形特征越来越差。”童金苟表示。鳙鱼的经典身材是“三头身”,成鱼脑袋较大,约占全身长的30%~33%,且体形比较匀称。而当它性状退化时,最明显的就是脑袋越来越小了。

水产市场迫切需要生长快、体形优良的鳙鱼养殖新品种,结束几千年来养殖野生鳙鱼的历史,让鳙鱼成为真正的“家鱼”。

技术+体力+时间

上世纪90年代初,老一辈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吴清江开创了以鳙为对象的遗传育种学研究,并在1993年带领团队展开了品种选育相关的工作。

“当时没人看好这项工作,因为难度比较大,也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个工作。”童金苟坦言,“一条鳙鱼性成熟需要4~5年,而育种又至少需要选育4代。没有二十几年,根本育不出来。”

根据前人已有的渔业和种质资源本底调查资料,吴清江团队在长江武汉—黄冈江段收集了2万条野生鳙幼鱼,将其作为第0代进行人工选育和繁殖,因为那里的野生镛鱼品质最好。

每繁殖一代都要经历3次选育过程,分别间隔6~12个月不等。在这期间,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测量鳙鱼的生长速度、体长、头身比、头长等指标,经过优胜劣汰,留下生长和体形性状最佳的个体,将它们养殖到性成熟,作为下一代的繁殖亲本。

一条性成熟的鳙鱼体重10~15公斤,个头大的有20公斤。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规范,在性成熟前每一年选育过程中,研究人员都亲力亲为。只有在人工繁殖期实在抱不动这些“大块头”时,才指导渔场工作人员进行捕捞和人工催产等操作。

“每繁殖一代,我们都会选出50万尾左右的鱼苗重复选育过程,优选率是万分之四到万分之八。”童金苟表示。

童金苟在2001年正式接过导师吴清江的接力棒,成为鳙鱼人工选育的第二代科研人。为了提高人工育种效率,他的团队还进行了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他改进了鳙鱼雌核发育技术,使得这项技术的诱导成功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从而快速建立纯系、稳定所需要的优良性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童金苟团队共发现了与鳙生长速度、头部比例和重量等相关的10个基因,从而对选育目标性状进行辅助精确定位。“这些技术在人工育种后期阶段应用,主要起到优中选优的作用。”童金苟解释。

水产良种多多益善

2018年,“中科佳鳙1号”终于在水生所科学家2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下面世了。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高产优质的养殖品种呢?

在接下来的3年里,童金苟团队在湖北省和江苏省的8100多亩池塘中,经历了严格的生产性对比和中试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当地未经选育的鳙鱼相比,“中科佳鳙1号”在18月龄体重平均提高14.5%以上,头长平均增加5.5%以上。

“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养殖鳙鱼新品种苗种每亩至少增收300~400元,养殖技术好的可以达到500~600元。”童金苟兴奋地表示,“中科佳鳙1号”在研发和示范养殖阶段得到不少养殖户的关注。

未来两三年,童金苟团队将着重开展鳙鱼新品种高效养殖模式研究,以及全国范围的规模化推广和示范养殖行动。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水产养殖和消费第一大国,渔业产量非常高。但水产种业大而不强,良种比例不高,水产育种从业者任重道远。”童金苟指出。

早年,这类如此耗费时间成本的种业研究要想得到长期的科研经费的支持非常困难。“我几次想过要放弃。”但童金苟坦言又不甘心,中途放弃等于一无所获。他只能尽力去争取一些为数不多的国家水产基础研究项目,时不时“拆东墙补西墙”。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提高对种业和种质资源的重视与投入,鱼类人工育种开始得到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关注。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对野生鱼类种群资源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帮助水产养殖从业者增产增收,还能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

“希望水产种业有关的重要基础和应用研究,能够像作物和畜牧种业那样得到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让遗传育种研究人员为促进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贡献更多力量。”童金苟说,我国人工养殖的鱼类很多,各有特色,只有抓住其中产量大或价值高的鱼类,努力培育出更多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22-09-0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