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付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8-25
选择字号: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揭示环境因素对太平洋鲐鱼早期生活史影响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付恬)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修鹏团队和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建立了鱼类成长—洄游模型并评估了环境因素对西北太平洋鲐鱼早期生活史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海洋学进展》。

鲐鱼为小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是西北太平洋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在过去数十年间,鲐鱼资源量以及捕捞量均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动,通常被认为与大洋长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因素变化相关,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建立了鲐鱼的能量收支模型并将其与个体模型相结合,在以卫星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模型环境中,通过模拟2002~2016年间鲐鱼早期生活史,探究了各项环境因素对鲐鱼成长、洄游以及最终补充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个体移动路径与成长存在密切联系,位于黑潮北部的个体通常有更好的早期成长,并且通过自主选择游泳行为更积极地洄游至饵料更丰富的海域。在年际变化分析中,早期成长迅速的个体越多,该年份的补充量和补充成功率越高,验证了早期成长率与补充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假说。

在影响鲐鱼早期成长速度和最终补充量的环境因素中,除了既往研究中揭示的海水温度、浮游生物丰度之外,黑潮距主要产卵场的距离以及浮游生物种群组成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当黑潮更接近房总半岛(产卵地)时,沿岸水温升高会引起沿岸浮游生物种群丰度增加,并对鲐鱼的早期成长和最终补充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pocean.2022.102821

《中国科学报》 (2022-08-25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