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惠娟 秦冰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8-25
选择字号:
环球科技参考

 

泥炭地二氧化碳净交换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因季节而异

近日,加拿大一项新研究指出,泥炭地CO2净交换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因季节而异,初夏变暖会增加泥炭地的碳吸收,而夏末变暖会减少碳吸收。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数千年来,泥炭地一直是CO2的净汇。在泥炭地丰富的北纬地区,快速变暖可能会扰乱泥炭地的CO2汇功能。由达尔豪斯大学的科研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测算北方20个泥炭地(194个站点)的多年CO2净交换观测结果,研究了泥炭地碳汇功能对跨季节变暖信号和幅度变化的敏感性。

研究结果表明,泥炭地CO2净交换对不同季节气候变暖信号和幅度的敏感性不同,导致了复杂的CO2净汇响应。初夏变暖使CO2净吸收增加,而夏末变暖则导致CO2净吸收减少。因此,气候变暖背景下,经历初夏变暖的地区,如西伯利亚中部,泥炭地的CO2净汇功能更有可能持续存在。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改进未来变暖实验的设计,并更好地预测未来几十年泥炭地碳汇功能的发展趋势。(裴惠娟)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2-01428-z

2050年起亚马孙雨林的严重干旱事件将会常态化

近日,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波茨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表示,持续的全球变暖下,经常性干旱导致亚马孙雨林降水减少,预计从2050年起严重干旱将会常态化。

研究人员通过重建近几年的动态大气水分循环网络,研究气候变化如何超过亚马孙雨林的适应能力,进而触发雨林级联事件的局部临界点,其中,以基于森林覆盖率、平均年降水量和旱季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构建的概念性动态网络模型模拟局部临界点。

结果表明,亚马孙雨林降水减少将会引起级联风险,表现为部分区域降水减少使雨林水分循环面临严重威胁,导致原本靠雨林水分循环产生降水的可能性减小,进而影响邻近区域的降水量;人为砍伐、牧场及农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良环境政策等使得亚马孙雨林南部边缘韧性减弱,在面临降水减少和干旱频发时,最容易退化为稀树草原;经常性干旱导致亚马孙雨林降水减少,类似2005年和2010年等严重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预计从2050年起严重干旱将会常态化,到2060年前将有9年可能发生百年大旱。

(秦冰雪)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doi.org /10.1073/pnas.2120777119

《中国科学报》 (2022-08-25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王赤: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