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新陈代谢比例是生命史优化的产物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Craig R. White等研究人员认为,新陈代谢比例是生命史优化的产物。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
研究人员表示,生物体利用能量来生长和繁殖,所以能量代谢和生物生产的过程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并测试了一个新的理论,预测了生命的3个基本方面:新陈代谢率、生长和繁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过程的优化产生了所观察到的后生动物生命的异质性,特别是新陈代谢的比例。
研究人员的结论是,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决定了健康状况;而且,与长期以来的教条相反,没有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会驱动另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模型预测,人类活动的变化将导致动物的新陈代谢比例指数下降,生长速度增加,终生生殖能力下降,从而对未来种群的补充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m7649
《自然》
小鼠和人体组织中染色质可及性的空间分析
美国耶鲁大学Rong Fan、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Goncalo Castelo-Branco等研究人员合作,实现了小鼠和人体组织中染色质可及性的空间分析。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组织切片进行空间分辨率染色质可及性分析的方法(空间—ATAC—seq),该方法结合了原位Tn5转座化学和微流控确定性条码。使用空间—ATAC—seq对小鼠胚胎进行分析,划定了组织—区域特异性表观遗传概况,并确定了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基因调节因子。研究人员绘制出小鼠和人类大脑的可及性基因组图谱,并揭示了大脑区域错综复杂的区域化。将空间—ATAC—seq应用于扁桃体组织,研究人员解析了淋巴滤泡和滤泡外区的免疫细胞类型和状态的空间差异组织。
这项技术通过实现空间分辨率的染色质可及性分析,提高了人们对细胞身份、细胞状态和细胞命运决定在发育和疾病中的表观遗传基础的理解,从而推动了空间生物学的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094-1
《自然—神经科学》
研究揭示阿片耐受机制
美国斯克里普斯生物医学研究所Kirill A. Martemyanov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Brock Grill研究团队合作发现,Ptchd1通过胆固醇依赖的μ—阿片受体转运作用介导阿片耐受。该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他们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使用前向遗传筛选来无偏地鉴定调节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的基因,并揭示了PTR-25/Ptchd1的作用。他们发现PTR-25/Ptchd1控制μ—阿片受体转运,并且这些作用是由PTR-25/Ptchd1控制膜胆固醇含量的能力介导的。
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小鼠中Ptchd1的缺失降低了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几个大脑区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脱敏。缺乏Ptchd1/PTR-25的小鼠和秀丽隐杆线虫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同样增强。Ptchd1基因敲除小鼠无法产生镇痛耐受性,并大大减少了体细胞戒断。因此,他们提出Ptchd1在保护μ—阿片受体免受过度刺激方面起着进化上保守的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反复接触阿片类药物会导致耐受性,这限制了它们的镇痛效用并造成过量和滥用。然而,支撑耐受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2-01135-0
《柳叶刀》
手术重建治疗非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优于康复治疗
英国牛津大学David J Beard团队比较了非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与手术重建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柳叶刀》。
研究组在英国29个二级保健国家卫生服务骨科单位进行了一项务实、多中心、优越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分配(1:1)到手术(重建)组或康复组(物理治疗,但如果治疗后不稳定持续存在,则允许随后的手术重建),根据部位和基线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4域版本(KOOS4)进行分层。
2017年2月1日至2020年4月12日,研究组招募了316名患者。156名被随机分配到外科重建组,160名被分配到康复组。18个月时,手术组的平均KOOS4为73.0,康复组为64.6。组间差异显著,校正后的平均差异为7.9,有利于手术治疗。
160名康复患者中有65名在18个月内按照方案进行了后续手术。156名手术患者中有43名未接受分配的治疗。研究组发现两组之间干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与康复治疗相比,手术重建作为非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持续不稳定症状患者的治疗策略在临床上更优越,更具成本效益。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1424-6
《中国科学报》 (2022-08-25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