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19
选择字号:
春季北极臭氧层损耗改变北半球气候

 

本报讯 瑞士科学家发现,在北极反复出现的春季臭氧损耗(因人类排放破坏臭氧层气体所致)会暂时改变北半球的气温和降雨模式。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具有潜在危害,要吸收这些紫外辐射,地球大气的臭氧层至关重要。人类释放的氯氟烃等气体导致近几十年来臭氧层受到破坏,影响了大气的能量平衡。南极上空持续存在的臭氧层空洞对南半球地表环境的影响已为人所知。但人们尚不了解北半球是否有类似的地表气候影响。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Marina Friedel分析了过去40年间(1980年至2020年)的气候数据,识别出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明显损耗的年份。

作者发现,在春季臭氧水平特别低的时间段后几周,欧洲北部会出现较湿润的状况,而欧洲南部和欧亚地区则会出现较为温暖、干燥的情况。使用两种气候模型(包括对臭氧化学的准确体现),作者成功区分了臭氧损耗的效果。

他们发现,臭氧损耗使平流层(第二层地球大气)更冷。这一冷却效果拉长了极地涡旋进一步存在于春季的时间,而极地涡旋会把寒冷的北极空气带向南方,导致北半球的地表温度和降水异常。

作者总结说,考虑臭氧层的反馈,对改进北半球提前数周乃至数月的气候条件预测可能大有帮助。(冯丽妃)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2-00974-7

《中国科学报》 (2022-07-19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