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德铢等 来源:《地球和行星变化》 发布时间:2022/7/18 13:58:24
选择字号:
新研究明晰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和范围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团队通过国际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范围等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文献的整合分析发现,相较于其它名称,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Himalaya(喜马拉雅)和Hengduan Mountains(横断山)符合优先和广泛使用的准则,是合适的英文名称。该研究成果以特邀综述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地球和行星变化》期刊,相关数据也已在开放科学数据平台Zenodo发布。

在地理学中,地名及其表征的地理范围是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石,兼具术语和尺度的属性。地名伴随着人类文明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而演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同地异名”和“同名异地”现象发生,类似问题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未能区分‘高原’和‘山地’的范畴,加上对地质历史的认知差异,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和范围存在不少问题,如青藏高原就有至少15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各自指代的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指代范围的混用存在于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之间,在同一学科、同一期刊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中也均有出现。”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员刘杰说。

该研究对近122年来(1900-2021年)发表的66218篇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并基于地质学、地理学和地形学等证据的耦合,提议用Pan-Tibetan Highlands(泛青藏高地)取代High Mountain Asia,作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的总称。刘杰解释道,High Mountain Asia虽被广泛使用,但含义和范围模糊、语法不准确、甚至有误导性。第三极(Third Pole)则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喜马拉雅和兴都库什-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区,与文献中广义青藏高原接近。

该研究综合考虑地质历史和构造、坡度、地表异质性和山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原则,清晰界定了泛青藏高地、第三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的范围,并生成了GIS边界。据此估算,泛青藏高地面积为3.95×?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24米;其中第三极面积为3.4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4米;青藏高原面积1.82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65 米。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区和植物多样性分布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现有保护地分布呈现了水平和垂直梯度的不均匀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高海拔区域,保护地的比例远低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3030”目标。值得关注的是,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其次为喜马拉雅和中亚山地,青藏高原最低,植物多样性高的区域未完全划定在现有的保护地体系中。

刘杰表示,对保护地空缺的分析表明,应当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地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该研究将有助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相关研究的定量分析,促进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其研究思路也将为澄清其它生态地理区的名称和范围提供重要借鉴。(来源:中国科学报 高雅丽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2.10389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