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23
选择字号:
弘扬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高峰论坛在湘召开

 

本报讯(记者王昊昊)一年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5月2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一周年暨弘扬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近30名院士专家与会。

“我1980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读大三时,袁老给学生作报告,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那时没有PPT,讲台上只有一张桌子、一个板凳,还有简陋的阶梯教室。袁老给我们分享了杂交水稻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他的那句‘人是吃稻米的不是吃稻草的’,让我印象最深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回忆道,他以视频连线的形式致辞说,在袁隆平等人的持续努力下,杂交水稻从起初的备受质疑到水稻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吃不饱”这个看似非常简单但又长期困扰人类的旷世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线上致辞时表示,袁隆平是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是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的典范。纪念袁隆平先生,就是要学习袁隆平先生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袁先生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梦想,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继承和发扬袁隆平先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尽情耕耘,追求梦想,勇攀高峰,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2002年,袁老在北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大着胆子走到袁老身旁自我介绍。得知我是研究农业机械的,袁老很高兴地说,农业机械很重要,水稻生产就需要很多农机。他的话给了我很大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农机研究的信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袁隆平是教他做人做事的老师,他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袁老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2007年我在长沙开会,经同行引荐,得以首次近距离向袁老师请教。当袁老听到我正在研究水稻机械化直播时,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从古代的人工播撒到今天的水稻生产,向我全面介绍了水稻生产的情况。为了深入交流,袁老取消了他当天上午的其他约见,原本约定的20分钟会面变成了3个多小时。” 罗锡文回忆,“袁老还给我讲了很多水稻相关的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次会面,袁老为我研究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指明了方向。”

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而言,学习袁隆平院士的科学精神,就是做一个矢志不渝的奋斗者,继承袁老未竟事业。“面向未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应该如何发展?我认为,把水稻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应性‘四性’综合到较高水平上的杂交水稻,才是超级品种。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发扬协作创新精神,协作攻关,开展多学科深度融合,利用一切创新手段,不断创新种质,不断发掘新的有利基因,最后应用在一个品种上面,形成‘四性’综合水平较高的杂交水稻超级品种。”

《中国科学报》 (2022-05-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