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24
选择字号:
张国捷:“完美”科研履历背后的“试错”

 

张国捷

■本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首位华人终身教授张国捷近日全职回国,加入浙江大学,担任生命演化研究中心教授。

今年40岁的张国捷,有着近乎完美的科研履历:28岁取得博士学位,30岁入职哥本哈根大学助理教授,35岁升任终身教授,成为当时哥本哈根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

张国捷在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和生态演化基因组学方面作出了引领国际的学术贡献,先后领导完成了多项国际重大动物基因组演化研究工作。

回归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如何走上“高效”的科研路?近日,张国捷接受了《中国科学报》专访。

为何全职回国

《中国科学报》:作为哥本哈根大学首位华人终身教授,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全职回国?

张国捷:之所以回国,最重要的是国内越来越注重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竞争,也开始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虽然我从事的演化生物学领域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演化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根基,仍未获得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视度。许多生物学同行对这一领域存在偏见,认为是一门过时的学科,同时高校也较少开设这门基础课程,学生没有机会获得系统训练。

我希望回国后,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科学报》:加入浙江大学,你希望做些什么?

张国捷:我将在这里成立一个新的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希望能借此开展系统性的教学和科研训练,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同时吸引不同方向的优秀人才加入,开展交叉性合作研究,带动国内和亚太地区演化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怎样规划科研生涯

《中国科学报》:你的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200余篇文章,尤其是在半年时间发表了6篇《自然》和《细胞》论文。你是否有一些科研规划?

张国捷:虽然科研项目可以规划,但成果发表在哪里是无法规划的。另外我们也并不是为了在某个杂志发表文章才开展工作的,而是因为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大部分的科研项目需要长久积累,完成一个项目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久。当然也不乏在长期积累后突然迸发出一个想法,并在几个月攻关完成的案例,但可遇不可求,这需要积淀和对学科发展的敏锐度。

一个较新的领域或者一个领域的初期发展阶段,成果产出可能相对快一些。但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看到所从事的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并较早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报》:当初为何选择去丹麦访学,而不是美国或其他国家?

张国捷:一是相对于美国而言,欧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博物学研究、演化生物学的传统,更注重基础教育和研究,研究方向更具多样性,能接触到不同学科顶尖的课题组和不同风格类型的学者。同时,也更容易招募到不同领域的优秀学生开展交叉研究。

另一个是个人兴趣。我当时正在组织一个全球鸟类研究项目,丹麦有一座400多年历史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全球60%的鸟类物种标本,为我开展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另外,我从小喜欢蚂蚁,博士阶段就开始研究蚂蚁,当时哥本哈根大学正好有一个社会行为演化研究中心,所以选择加入那个团队。

《中国科学报》:在哥本哈根大学,一路从助理教授晋升正教授,对于华人学者是否更难?

张国捷:我不觉得对于华人学者或者外籍学者更难。丹麦整体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哥本哈根大学国际化程度很高,有许多来自国外的教职人员。

助理教授每年都有机会申请终身职位。学校会组织校内校外的同行评审,主要依据申请人在研究领域的贡献、学生培养和教学、竞争性经费获得以及对学校学科发展贡献来综合评价。

由于一个研究方向只有一个终身职位,为了避免选错人造成资源浪费,所以考核会非常严格。

《中国科学报》:你迄今的科研履历堪称“完美”,那么,你遇到过科研低谷吗?

张国捷:我电脑里有两个文件夹,一个是完成的项目,一个是失败的项目。失败的项目比完成的多,实际上科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但是科研也有技巧。同样的数据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学术背景的人对同一数据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有时换个角度思考所获得的结果,也许就能写出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对整个数据的理解不到位,最终可能导致文章只能发表在一般水平的杂志上。这就比较可惜。

我还没有感受到低谷的存在,也许有,但可能事后变得风轻云淡,忘记了。工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切都如设想的那样完美,即使不如意的实验结果也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如何做科研

《中国科学报》:你当初是如何选择导师的?

张国捷:我博士和博士后阶段都很幸运遇到了很好的导师。我首先比较看重导师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是否一致,另外思维是否比较开放,对学生是否投入精力,关键性格上要合得来。

《中国科学报》:作为导师,你是怎样教育和激发学生的?

张国捷: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互相合作。一开始,我会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但往哪方面走、具体回答什么问题,还是靠学生自己摸索。如果一段时间后结果不太理想,我再帮助他们做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和能力不一样,我会鼓励交叉互补,不同背景的人形成团队一起讨论攻关项目。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哪些科研习惯和思维对学生是不利的?

张国捷:我不建议学生完全照搬别人做过的工作,做重复性研究。这样不仅得不到完整的训练,也很难做出独特的贡献。另外我建议学生努力,但不要“拼命”。有些学生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做事,这并不是“高效”利用时间,得不偿失。

《中国科学报》:你对青年科研人员有哪些建议?

张国捷:对于刚起步的科研人员,如果学科允许,我建议多参与国际合作,借此了解领域里最重要的问题、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同时也让别人快速了解你的工作,找到潜在的合作者。

另外,不要忙得没时间看文章。即便跟自己研究领域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章也要看,有助于拓展思路,了解更大范围的同行。

还有就是多参加国际会议,争取作报告。在起步阶段,多与同行交流很重要,这是很好的渠道。

《中国科学报》 (2022-03-24 第4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开发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 即将发射!SpaceX猎鹰火箭的竞争者上线
看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多不一般 拥抱不确定性,把脉太空碎片演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