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如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23
选择字号:
“打假”科学家身陷“造假丑闻”

 

■本报见习记者 刘如楠

近日,加拿大植物学家Steven Newmaster跌落神坛,这或许是近来科学界最大的讽刺。

2013年,他在一篇论文中揭露了草药膳食补充剂行业的欺诈行为,几乎是一夜之间,Newmaster成为了食品和补充剂成分验证方面的权威。制造商需要他的认证来证明其产品的真实性,多家公司聘请他担任科学顾问。他本人也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且为其所在的圭尔夫大学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助。

讽刺的是,包括他的学生(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在内的8位领域学者指出,Newmaster的那篇论文本身就是一场骗局。

《科学》最近的调查发现,除论文中的不端行为外,Newmaster的演讲、教学、传记和其他学术写作中,都有着明显的捏造、操纵、剽窃数据行为。他经常夸大、虚构自己的成就。

一篇论文,使整个行业重新洗牌

2013年,Newmaster在BMC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利用“DNA条形码”(一种使用小而独特的遗传物质片段识别物种的系统)对44种草药膳食补充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产品不含有宣称的成分,而含有填充剂、潜在有毒污染物等对人有害的成分。

在发现问题之余,Newmaster和合著者们已经为行业想好了解决方案。“我们建议草药行业应自愿接受DNA条形码,以赋予公司竞争优势,如此公司便可以宣传它们生产的是正宗、高质量的产品。”他们在论文中写道。

论文引发了国际关注,并给草药膳食补充剂行业带来了恐慌,这些公司纷纷聘请Newmaster担任科学顾问,迅速开始使用他的方法验证其产品成分,并付给他数百万美元以获得认证。

然而,对这篇论文的批评也随之而起,并且就来自Newmaster的同事。圭尔夫大学两位科学家Evgeny Zakharov和 Natalia Ivanova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质疑,指出DNA 条形码无法完全可靠地识别草药产品中的成分。

成立公司,涉及巨额资金

在2013年的这篇论文中,Newmaster等人宣称,“没有竞争利益”。

但在论文发表之前的2012年,Newmaster就曾和圭尔夫大学其他人创建了Biological ID Technologies公司,利用DNA 条形码为食品和草药产品提供成分纯度认证。

2013年,在论文提交大约1周后,他们又成立了第二家公司,名为Tru-ID,承担了由Biological ID Technologies发起的业务。(Newmaster后来表示,Tru-ID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倒闭)

论文发表后,纽约总检察长展开调查,迫使行业公司验证其成分。三大补充剂制造商Natures Way、Herbalife Nutrition和Jamieson都聘请了Tru-ID 为其提供认证并获得通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Tru-ID公司还曾从加拿大政府获得了超过36.9万美元的捐款和合同。

2017年,Newmaster建立了圭尔夫大学内部的合资企业——天然保健品研究联盟 (NHPRA)。圭尔夫大学校友事务和发展办公室官网称,该校正在通过这家公司“筹集2000万美元以创建新的验证标准和开发新技术,几家草药行业巨头已经加入,并提供 2.5万~100万美元的赞助”。

8位领域专家要求校方进行调查

正当Newmaster靠着这项技术大发其财时,他以前的学生、现为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的Ken Thompson反戈一击,揭穿骗局。

2020年初,Thompson要求圭尔夫大学进行调查。“我不是百分之百确信这是欺诈行为,但我有信心提出这个问题。”

2020年9月~10月,为了回应Thompson的询问,Newmaster的合作者将据称为论文数据的数千条序列记录存入了GenBank。然而,Thompson检查后发现,这些数据中的80%与另一个学生在论文中收集的数百公里外的样本数据完全匹配。

随后,Thompson还发现了Newmaster其他伪造图像或剽窃案例,并请求圭尔夫大学调查,但大学的管理人员将其定义为非正式查询,并在2021年初拒绝了他。后来,Thompson要求《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期刊编辑进行审查,但编辑也顺从了圭尔夫大学。

投诉无门的情况下,Thompson只好于2021年5月在生物多样性热门博客Eco-Evo上自行发布了这些经历,并表达了他的担忧。“在幕后独自做这件事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希望通过分享我们对论文的批评,一些人会选择支持我。”

有着“DNA条形码之父”之称的进化生物学家Paul Hebert看到后,联系了其他6位学者,一同对Newmaster的多篇论文进行了检查。

2021年6月,连同Thompson在内的8名学者要求圭尔夫大学进行不当行为调查,并要求出版商撤稿。他们在一封长达43页的指控信中指出,“支撑论文的数据存在丢失、欺诈或剽窃,且没有披露相关利益关系”。

捏造、剽窃数据,甚至抄袭本科生论文

《科学》对Newmaster发表的数千页论文、会议演讲、幻灯片、培训和宣传视频进行了分析,并对其24名同事和独立科学家,以及16家监管或研究机构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Newmaster的问题不只上述这些,还包括在演讲、教学、传记和学术写作中捏造、剽窃数据,夸大、虚构自己的成就,把其他研究人员的数据据为己有。

此外,《科学》在其他论文中也发现了抄袭行为。有一篇关于印度东南部小米的论文,甚至抄袭自本科学生的论文。

《中国科学报》 (2022-02-2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开发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 即将发射!SpaceX猎鹰火箭的竞争者上线
看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多不一般 拥抱不确定性,把脉太空碎片演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