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8
选择字号:
科学快讯

 

科学家观察到光的量子拓扑态

研究人员对超导电路中量子化光的拓扑态进行实验,建立了一维和二维的福克态格子。

研究人员实现了丰富的拓扑物理学,包括Su-Schrieffer-Heeger模型的拓扑零能态、应变引起的伪朗道级、谷底霍尔效应和Haldane手性边缘电流。研究将光的拓扑态扩展到量子系统,将凝聚态物理的拓扑相与电路量子电动力学连接起来,并可以自由控制多个谐振器的量子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6219

原子和双原子分子混合物制造三原子分子的超冷气体

研究人员报告了用基态23Na40K2分子和钾-40(40K)原子的混合物,制造23Na40K2三原子分子的超冷气体的方法。

三原子分子通过双原子分子和原子Feshbach共振的绝热磁缔合产生,大约可以产生4000个高峰值相空间密度为0.05的三原子分子。该超冷三原子分子可作为探测三体势能表面的启动点,并可用于制备量子简并三原子分子气体。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6307

马达加斯加非凡的生物多样性:进化、分布和使用

马达加斯加的生物区系是高度多样化的,同时也包括不同程度的地方差异。研究人员通过汇编和展示物种多样性、地方性特征、物种描述率和人类利用率的综合数据,以及更新和简化的植被类型地图,回顾了对马达加斯加过去和现在陆地及淡水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研究人员认为,近年来科学上的新记录和新物种有大幅增加,然而,许多类群的多样性和进化实际上仍然未知(例如真菌和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数字化工作可以提高物种丰富度模式的分辨率。研究人员强调以实地和收集为基础的研究,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知识和弥合理解差距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在物种丰富度与收集工作密切相关的情况下。

系统发育多样性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分析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和特有性。研究人员强调潮湿的森林是多样性和地方性的中心。尽管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其他地区的独特地域性,如中部高地的草地、林地镶嵌处和西南部的多刺森林,在生物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f0869

科学家揭示黄石硅质岩浆储层剪切波速变化

基于环境噪声相关的全波形反演,研究人员给出了黄石公园的岩浆系统剪切波速的新层析成像,揭示了黄石硅质岩浆储层剪切波速降低超过30%。

最慢的地震波速度(剪切波速小于2.3千米/秒)出现在3千米至8千米的深度,与喷发流纹岩体组合深度的岩石学估计值重叠。假设黄石公园的岩浆系统是一个熔体分布广泛的糊状晶体,研究人员估计部分熔体比例为16%~20%。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0347

西伯利亚近期极端火灾季节影响因素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夏天,在创纪录的春夏高温的推动下,西伯利亚东北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火灾。许多火灾发生在北极圈内的永冻泥炭地。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融雪加上西伯利亚东北部异常的北极锋急流,促成了异常温暖和干燥的地表条件,随之而来的是异常频繁的闪电和火灾活动。自1966年以来,春季融雪初始时间每10年提前1.7天。

此外,在过去40年里,夏季北极锋急流出现的频率增加了两倍多。这些相互关联的气候驱动因素,促进了西伯利亚东部的极端火灾活动,以及火灾向北转移,从而加速富含碳的永冻泥炭地的退化。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n4419

(李言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22-12-08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