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李夏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2
选择字号:
科技报国   笃行致远
——记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震

王震在操作制备材料的高温压机。 宁波材料所供图
 

■本报记者 张楠 通讯员 李夏冰

“面对疫情冲击、专项任务的挑战,在贵所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型号竞标赢得领先优势,专项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春节和2022年夏季,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分别收到了两封来自合作单位的感谢信。

该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在负责人王震带领下研制出高温高强复合材料,为国家高技术领域装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1996年,王震读研究生时师从国内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奠基者——丁孟贤。通过学习,他了解到聚酰亚胺材料是特种工程塑料里的“翘楚”,位于工程塑料的金字塔尖,是高技术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

然而一直以来,聚酰亚胺并未在高技术领域获得实质性应用。一颗梦想的种子在王震心里生根发芽——他想解决聚酰亚胺材料实际应用的问题。

科研中的胜利与喜悦有些是建立在长期坐“冷板凳”之上的。为将产品及时交付给用户,保证装备顺利研制,在特殊时期物流中断的情况下,王震亲自押运货物送到用户手中;为了科学研究能持续推进,他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工作期间经历过多次试验失败、项目论证失败,都没有阻挡他的脚步。

经过多次迭代研究,王震带领团队成功将聚酰亚胺应用于高温复合材料,解决了国家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的难题。

在不断突破瓶颈的过程中,王震深刻认识到,只有从实际需求出发,才能让聚酰亚胺这种拥有巨大潜力的材料真正得到应用。于是,他在分子结构层面,尝试开展非对称结构的聚酰亚胺分子设计以破解其熔体黏度高的难题,最终成功掌握了这类分子的设计思路,既利用苯环刚性结构保证聚酰亚胺的高温性能,又利用刚性扭曲结构提升树脂的溶解性、降低熔体黏度。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为了使新材料更快被用户熟知和接受,王震将树脂合成研究延伸到复合材料研制。团队在此前研究基础上攻克多道难题,最终研制出的复合材料在相关项目装备上获得定型批产,年供货量实现了倍增,达九级技术成熟度。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王震提醒着自己和团队,科研人要看得准方向、耐得住寂寞、承得住压力、受得住非议。

疫情期间,许多同事被隔离在外,人手短缺。为了保证国家高技术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节点任务,王震坚持在一线带队生产,一人扛起多人工作。

2022年3月11日,王震终于在家人劝说下,接受了后脑和后背位置的脂肪瘤切除术。谁知赶上两个项目临时通知方案细化和答辩,于是手术第二天,王震裹着一头纱布赶到办公室,修改起了答辩方案。

在此期间,团队先后通过多轮次的论证答辩,获得了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支持。

作为高分子第一党支部书记,王震带领团队一次次攻坚克难。团队联合航天用户单位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整流罩主承力件,先后通过地面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考核,首次实现在主承力结构件上替代TC4钛合金材料,同比减重高达30%,大幅提升了飞行距离等技术指标,为国家重要装备的自主可控作出重要贡献。

科技报国 强国有我

“我们要奔着祖国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不断提升科技强国、创新为民的使命感和能力本领,不懈奋斗,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在宁波材料所2021年“迎国庆”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中,王震宣誓明志。

他带领团队长期聚焦国家重大任务需求,以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温高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为导向,潜心开展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的系列原创性成果就是他们“不忘初心”的回报。

他们不仅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可溶可熔聚酰亚胺树脂制备技术,还解决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耐温等级矛盾的难题,多个牌号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国家重点项目上得到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自主可控,保障了装备的顺利生产,提升了装备的技术指标。

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从事聚酰亚胺研究26年,一次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历的失败和挫折,并未消减王震对专业的热爱和笃定的理想。他常说,要责无旁贷加倍努力,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嘱托,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中国科学报》 (2022-11-0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