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胡珉琦 沈春蕾 郑金武 李晨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31
选择字号:
努力肩负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三会”院士、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报记者 高雅丽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让广大院士深受鼓舞和鞭策。当天晚上,中国科学院召开院士代表座谈会,院士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奋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中国科学院要积极发挥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既有指导意义,又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例如很多矿产都是深部地质过程所致,有了成矿构造背景的认识,才知道能在哪里找到国家需要的资源和能源,这是与国家需求和目标紧密相关的基础科学重大问题。但目前绝大多数探测技术和装备都是国外引进的,因此我们要在深地探测和资源、能源等方面前瞻布局,进一步发挥好中科院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列举了一组广东省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数据:2020年广东省科研投入3200亿元,其中企业出资超过80%,企业研发人员约占90%;深圳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基础研究上需要政府层面多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的担当和‘有为’。”王曦说。

“习近平总书记对目前信息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讲得比较清楚,例如材料领域在集成电路芯片、工业软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支撑解决‘卡脖子’关键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表示。

创新,建设人才培养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是一名高校教师,她认为:“我们要甘当人梯,积极投入教育事业的第一线,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为一位来自祖国西部地区的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感慨道:“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说,新疆高端人才有缺口。我们要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窘况,通过事业留人、引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承担选拔青年‘千里马’的责任,要培养年轻人,特别是要在西北地区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前沿的高水平人才。”肖文交表示。

引领,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于吉红认为,作为一名院士,要身体力行地弘扬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实际行动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发挥引领作用,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带领科研团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的原创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作出贡献。

“在西部地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很重要,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当前新疆的公众科学素养与全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要开展科普工作。这对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对表,坚定不移地做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肖文交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院士群体提出了‘四个表率’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做起,带头践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专业科研活动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院士群体应有的贡献。”侯建国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王强摄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发出总动员 吹响“冲锋号”

■本报记者 胡珉琦 沈春蕾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向科技界发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动员,再次吹响“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殷殷嘱托激发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般一一列举2016年‘科技三会’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展开了一幅新时代党领导科技事业阔步前进的壮美画卷,擘画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不无兴奋地说道,这将极大鼓舞和鞭策全国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汇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样热血沸腾的还有“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这是团队前后四代科技工作者100多人20多年努力的成果。”姜鹏说,“我们深深感受到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荣耀,一定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

作为从事基础前沿学科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詹仁斌表示,一方面,要继续瞄准甚至引领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前沿,取得更多重要原创成果;另一方面,还应更加积极主动服务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主动与产业部门对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产业部门解决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卡脖子”的基础地质问题。

谆谆教诲指明前进方向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构建引领型国家创新系统,推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型领军企业改革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国家实验室体系中的一分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意识到,当下的国际竞争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竞争。科技不但是“四个面向”之首,更是“四个自信”的时代保障,因此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与自动化和智能科技领域的同仁一起,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发展创新智能科技,力争成为本领域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扩展智能科技的认知边界,掌握定义权并发挥引领作用,使智能科技向善,并真正造福人类。”

过去20年,知乎董事长兼CEO周源亲眼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这为我们科技企业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大动力。”周源表示,将以身作则,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温暖鼓励直抵科技工作者内心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真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儿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共鸣。倘若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与韧劲,没有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就很难取得重大突破。龚旗煌希望,不办少办应景性活动,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少不必要的评审评议、论坛仪式等,把更多时间留给科技人员从事研发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未来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几个要求:首先,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快成长的环境;其次,建立专心做科研的氛围,不能让年轻一代跟着帽子走、跟着评审走、跟着虚荣的荣誉走;此外,科学探索带有不确定性,研究领域越前沿,失败的概率也就越高,一定要给年轻人更大的容错空间。

精神支撑引领科技创新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王长林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作为学会工作者,我们必须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广西科技馆馆长黄星华表示,作为科技教育工作者,将从两方面扎实有效地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方面,注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培育时代新人。面向青少年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和鼓舞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建功立业,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风尚;另一方面,注重在科技馆打造线上线下“科学家精神”科普专区。通过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展品激发参观者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科学教育活动。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国科协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立自强 不负使命

■本报记者 郑金武 李晨阳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院士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当晚,中国工程院组织院士代表召开座谈会,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畅谈在科技创新征程中的伟大梦想。

深化改革: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革院士制度,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在院士评选中要打破论资排辈,杜绝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加强社会监督,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表示,要把好院士增选入口关,把科学评价落到实处,主要看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效。“有些人一个奖都没有获,但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增选院士,要甘为人梯,把这样的人选出来。”

“身为院士,应当争做学术道德的楷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切实维护院士称号的荣誉性和学术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说,“我本人在高校工作,面向广大学生,对自身的学术道德要求理应更加严格,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保护创新: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这段讲话,引起了掌声雷动。

“我非常欣赏赞同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句话:‘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直言,“这句话真了不起!”

钟南山表示,院士们应景性和站台性的活动太多了,对安心做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许多科技评审会,很多都是院士,如果没有院士,就会认为级别不够高,开会如果没有院士参加好像就不够规格,这也是不大好的理念。”

“谈到院士的时间,我个人也很有触动,大家已经忙到连认真讨论问题的时间都没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说,“做人工智能的都知道,1956年的一场会议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会议开了8个星期,只花了7000美金,只有10个人参会。现在大家花8周时间讨论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希望,工程院的院士每年能有几周的时间静下心来,讨论一个真正的问题。”

自立自强:肩负“四个面向”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要把科技自立自强这件事,落实到科技工作当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这些年,我国科技发展已奠定了雄厚基础,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在高铁、航天、船舶,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院士们都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需要院士们继续前进,在一些差距还很大的领域,做出颠覆性的东西;我们有志气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们的科技工作做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则表示,一个没有自信自强的民族,无以自立于世界之林。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今天没有的,明天一定要有。“为了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我们在科学重大理论、重大发现、重大发明上,不仅要书写历史,而且要改写历史,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史上烙上更多‘中国印’!”

“四个表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同时也使我们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说,“科学无国界,科技工作者和院士要心中有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则表示:“我们处于承上启下的年龄,现代化的建设要一代代的专家人才接续奋斗,因此我们要甘为人梯,努力培养后学,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则表态道:“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带头回归学术,扎根科技一线,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科技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郑金武摄

《中国科学报》 (2021-05-31 第4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