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8
选择字号:
焦新安:关注百姓冷暖安危

 

这些年,大运河保护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心底的牵挂。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大运河是一条滋养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保护她总有一种内生驱动力和高度自觉。”

今年是他第四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第三次围绕大运河保护和建设提交议案。2019年,他提出关于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议;2020年,他提出关于充分发挥高校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建议;今年,他又提出了关于高水平建设“生态运河”、服务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的建议。

“这些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议案,从国家到地方都得到了落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即将建成,今年就能正式开馆。”提及此事,焦新安感到欣慰。

在他看来,提出高质量建议,需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所需所求放在心上,真正代表人民利益。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连通天然湖泊向北输水。”焦新安告诉记者,“现在东线二期工程即将启动,受益面更广、水的供应量更大、水质要求更高,这必然对长江取水口和扬州市及其以北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焦新安不仅开展了大量调研、走访、座谈,与其他代表深度探讨,还充分利用了有关大运河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平台。例如,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是全国第一家校地共建的大运河智库,多年来承担各方面课题30多项,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智库成果40余篇。这些智库平台为他履职建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坚实的依据。

除了这些,焦新安还带来了教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服务南水北调工程等方面的议案,“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3年来,20份议案均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认真细致的回复。“有的部门还专门给我打电话沟通,不少建议都已经转化或内化为实际举措,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进展。”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焦新安感到满意。

“要想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感受身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争取建议一件、推动一件、解决一片。”焦新安表示。(本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

《中国科学报》 (2021-03-08 第4版 两会)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