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 |
精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 |
|

邓中翰
■本报记者 郑金武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新基建的基石,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卡脖子”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建议,要通过投融资的精准模式,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为更精准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邓中翰建议,要积极指导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协同配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投资基金,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在投资支持对象上特别向有国家战略需求、国家标准支撑、自主知识产权,涉及我国公共安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具有垂直域创新和应用的重要领域倾斜。不仅要解决核心芯片“卡脖子”问题,还要为国家“平安工程”“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服务。
同时,应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不断涌现出产业链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集成电路企业,邓中翰建议科创板开设绿色通道,加快上市审核进程。通过上市集成电路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尽快将科创板打造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和核心技术人才的高地。
目前,多个省份正在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布局。邓中翰建议,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融资手段,支持本地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发展。可选择经济发达省份开展试点,在试点地区建立地方专项投资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本地集成电路企业融资上市。
《中国科学报》 (2021-03-0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