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亿元!“东方理工大学”要来了
浙江宁波正在筹建中的“东方理工大学”有了最新进展。近日,宁波镇海区政府官网连续公布三条“关于确定新型研究型大学地块房屋征收范围的公告”。2020年,被誉为“中国芯片首富”的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决定捐资200多亿元在家乡宁波建设一所理工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暂定名为“东方理工大学”。
点评:
办一所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不是投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相反,理科砸了钱很长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成效,需要有一流的科学家式的大师,更需要能够产生大科学家的学术生态环境。而工科类专业则需要一流的人才与装备,二者缺一不可,且有些工科专业还需要相应的工科生存环境才会有成效。简单的“有钱”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一所研究型大学需要适应学术发展的管理与人文环境,需要一流的校长与管理体制机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创办时的口号还历历在目,但现状与口号存在着距离。按照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规律做事,才是真正的出路。
担心推免“被鸽”,双一流高校老师扬言上报教育部
近日,西部某“双一流”高校推免招生群内,负责推免招生的老师一再叮嘱“准推免生们”要遵守承诺,填报本校。可后半段他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扬言失信将上报教育部,取消推免资格。推免“鸽子年年飞”,不只是学生放学校的“鸽子”,也有学校放学生“鸽子”的时候。有推免“被鸽者”表示,经过2020、2021两年的推免混乱,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讲诚信,达成的约定一文不值。
点评:
为何学校与学生互不讲诚信,原因是多方面的。推免总是遭遇各式各样规则限制,使得学生拿着推免名额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地。高校希望把最优秀的毕业生留在本校读研,而想读研的学生则希望通过推免更上一层楼,双方都想把利益最大化,于是两者之间便发生了“互鸽”的现象。
只有本着大局为重与学生利益来考虑,让学生的未来之路有更好的发展,才是一所学校值得拥有的胸怀。时常有人抱怨,校友对母校的回馈少。究其原因在于,母校究竟为学生发展尽了多少心,做了多少事?只有心系学生发展的母校,学生才会在未来心系母校、回馈母校。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去制定推免政策,才是高校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5年内推出一批国家级双创学院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提到,“十四五”期间,将推出一批国家级双创学院,还要打造一批国家级双创实践教育中心,充实创新创业人才库和导师库。
点评:
双创学院怎么建,内涵又是什么,并不是简单地看“创新创业”两个词就可以解决。很多已设立的双创学院多是大学生科技活动、帮老师做科研项目,各类竞赛或创智角等内容,硬件上或设一个咖啡吧等。究竟创新创的是什么,创业创的是什么,并不是从事科技活动,完成些科研项目、各类竞赛、创智天地、有个咖啡吧所能包含的,更不是以当老板为追求目标。一段时间以来,一谈及创业,很多学生就自认可以当马云了。这种狭隘的创新创业办院做法会使双创教育之路越走越窄,从而违背双创教育的初衷。
其实一所高校、一个院系、一名教师一路走来的成功与失败,本身就是很好的双创史教育。希望未来的国家级双创学院去发展名副其实的双创教育。
本期栏目主持: 叶志明
( 上海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1-10-19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