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6
选择字号:
天津大学将试行研究生“完全学分制”

 

本报讯 (记者秦志伟)近日,天津大学正式发布“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从资源配置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该校将试行研究生教学的“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天津大学对外介绍,该校将在部分特色学科试点“完全学分制”改革,针对研究生突出“研”的学习特点,构建更加开放自主的选课机制。该教学模式突出强调“自由选、随时学”,即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和个人志趣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完成部分核心课程的学习后,直接进入课题研究,再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知识拓展志趣、职业发展规划等,自主选学需要的课程,只要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答辩。与“完全学分制”对应的是该校同步启动的“一流大学学科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希望通过课程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对于天津大学此举,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表示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突破传统的学科或专业教育模式,能够在更广泛的学科背景下,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据悉,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建立在单一学科或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缺少跨学科教育、多学科教育的传统。“如果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得到突破,‘完全学分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别敦荣对此表示,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基本设想是现实可行的,但如何在现有的教育模式基础上来进行更有效的改革,值得高度重视。

对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表示,天津大学在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同时,还将同步加强在线课程建设,丰富由文化素养、创新创业、知识拓展等多种兴趣化模块组成的“课程超市”,并通过学分转换和认定建立“学分银行”,保障“完全学分制”的实施。

别敦荣表示,“完全学分制”并没有改变对总学分的要求。因此在公共课、专业课之外,留给研究生进行跨学科选课修课的空间并不多。他建议,如果推行研究生“完全学分制”改革,需要对总学分和学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完全学分制”更有利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育。

《中国科学报》 (2021-01-26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