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
破坏癌细胞代谢可减弱耐药性
美国哈佛医学院David T. Scadden团队发现,时序性诱导代谢紊乱可以克服癌症的化疗抗性。近日,《细胞—代谢》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人员追踪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确定了化疗后的最大反应时间,获得了持续存在的细胞并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研究揭示了化疗前或化疗复发后阶段不同的代谢产物。持久存在的细胞以独特的方式利用谷氨酰胺,优先为嘧啶和谷胱甘肽的合成提供底物,而不是线粒体三羧酸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恶性细胞嘧啶的合成也需要特定骨髓基质细胞提供天冬氨酸。针对残留的白血病起始细胞选择性抑制谷氨酰胺代谢或嘧啶合成,可改善白血病小鼠模型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细胞的存活率。
研究人员认为,细胞内或针对小生境的时序性代谢破坏可利用细胞短暂的脆弱性诱导癌细胞代谢瓦解,这或许可以克服化学耐药问题。
据悉,当恶性细胞克服化疗和周围大量死亡细胞副产物引起的极端代谢瓶颈时,肿瘤就开始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缓解很常见,但很少可以被治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7.009
《中国科学报》 (2020-08-14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