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8-6
选择字号:
追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樊锦诗和顾春芳寄给钟芳蓉的书与信

 

今年高考季,一位女孩频频上了热搜。

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认为,钟芳蓉应该选择更热门、实用、能赚钱的专业。

对此,钟芳蓉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报考了考古专业。

得知钟芳蓉的故事,樊锦诗和顾春芳托译林出版社给她寄去了樊锦诗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并写信鼓励她“抱定宗旨,不忘初心,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

钟芳蓉连夜回信,写道:“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书信传志,成就一段佳话。

其实,影响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的樊锦诗,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会选择考古。在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里,樊锦诗讲述了自己“稀里糊涂”选专业的故事。

考古经常需要到野外去,因身体不太好,樊锦诗是不太适合这个专业的。她是早产儿,其母怀胎六个半月即生下她和双胞胎姐姐;全家搬到上海后,樊锦诗又得了小儿麻痹症,一度有终生瘫痪的可能。但1962年一次去莫高窟的毕业实习,改变了她的命运。因为热爱,在敦煌50多年,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

2019年9月,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不久后,她的唯一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长久以来,樊锦诗都很神秘,她将自己隐于敦煌绚烂的壁画图卷之后。这一次,她终于决定在书中说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因为“以我在敦煌近六十年的所见所闻,为莫高窟的保护事业,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留史、续史,是我不能推卸的责任”。

该书由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撰写。在这本书里,樊锦诗把她的人生经历与敦煌的历史、敦煌的文保工作结合起来,并深情回忆了师友诸朋。它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更照映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几代莫高窟人献身大漠的历史见证。(张文静

 

《中国科学报》 (2020-08-06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