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邓土连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2
选择字号: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邓土连)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李如操、研究员陈华勇及其合作者,揭示了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新认识。相关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化学地质》。

研究人员以近年来被重新划分为造山型金矿的丘岭金矿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沉积期和成矿期黄铁矿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利用原位手段进行了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发现,沉积期黄铁矿Py1主要以草莓状黄铁矿和自形黄铁矿形式出现。成矿期黄铁矿Py2主要为自形黄铁矿,其中从核到边又可分为Py2a、Py2b和Py2c。

模拟计算表明,该研究中的Py1形成于较为封闭的海底沉积物中;丘岭金矿成矿流体硫同位素组成(d34S)约为+14.2‰。结合已发表资料,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来源应是区内新元古代过渡性基底中的黄铁矿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分解所释放的变质流体。

“从Py1到Py2c,As、Au、Cu、Sb明显升高,而Bi、Co、Mn、Ni、TI则明显下降。表明As、Au、Cu、Sb等应主要来自于成矿流体,而Bi、Co、Mn、Ni、TI主要来源于沉积期黄铁矿Py1。”李如操说,矿化过程中的Au主要来自于成矿流体,沉积围岩中黄铁矿仅为成矿期黄铁矿提供了部分硫和碱金属元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geo.2020.119781

《中国科学报》 (2020-07-2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让屋顶变白是保持城市凉爽的最好方法 他们心里有一盘棋:“精准设计”水稻种子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