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场对建筑用砂的需求急剧增加,有序开采的河砂和质量达标的机制砂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建议,加快资源勘查,科学利用海砂资源,打击非法开采海砂,强化监管、严格追责。
印萍介绍,海洋非法采砂危害严重,侵占国家矿产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非法海砂交易日渐组织化、规模化。海砂含有一定量的氯盐,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但我国对含海砂混凝土的制作加工及监测缺乏完善制度。海砂交易监管也存在一定漏洞,海砂极易流入建筑市场。
印萍建议,完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司法追责内容并建立起诉赔偿标准,提高对盗采海砂行为的监管打击和责任追究力度;开展全国海砂资源普查和详查,编制开发规划,有序启动资源开发,缓解砂石资源需求的紧迫形势;严格规范海砂洗砂程序和监测标准,强化对海砂使用的监管,出台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强制监测制度;研发海砂性能改良技术,优选改性试剂和改性处理方法,提高海砂利用水平和安全性。
《中国科学报》 (2020-05-28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