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金武
回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的行程,有不少时间用在了基层调研上。
今年5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5月11日,闫傲霜来到北京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察看小区疫情防控值守、环境改造、垃圾分类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并走进基层代表之家,听取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相关意见建议。
区块链等新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为此,闫傲霜特意前往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区块链技术的司法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参观在线诉讼体验区,详细了解全流程在线审理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建成的“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AI虚拟法官智慧导诉等,并开展交流座谈。
闫傲霜还曾带队赴雄安调研,了解雄安新区最新建设进展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推动雄安新区人才环境建设等问题的课题研究……
这些深入的调研工作,为建言献策和相关建议议案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素材。“加强科技创新与司法创新融合”“以电力能源行业为重要场景开展区块链应用研究”“大力推动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等带上两会的建议,与充分的调研密切相关。
此前,闫傲霜曾任北京市科委主任,长期在科技领域工作,科技话题是闫傲霜始终关心的。近年来,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众多政策法规,闫傲霜一直关注。她多次前往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研究院所和企业调研,并推动了《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出台。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已经很有力度,但各层级配套政策和相关行业单位管理制度中,有些突出矛盾还没有真正解决,有些单位或部门思想还不统一。”闫傲霜告诉《中国科学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将继续认真履职,积极开展问题调研,以提出更多、更有分量的建议。
《中国科学报》 (2020-05-28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