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28
选择字号:
“小柯”秀

 

《科学》

显生宙海洋动物空间结构多样性

英国伯明翰大学R. A. Close课题组近日揭示了显生宙海洋动物空间结构的多样性。4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成果。

他们使用空间显式方法通过生代量化区域尺度的多样性来解释这种多样性。区域间多样性的变化可与时间上的变化相媲美,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环境因素来解释,尤其是珊瑚礁的多样性。

相比之下,具有影响力的会随时间变化多样性假说,包括持续的长期增长,几乎没有解释力。对化石记录的空间结构进行建模,可转变对显生宙多样性模式及其宏观进化解释的解释。这就需要重新关注深度多元化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海洋动物化石记录激起了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化以及变化的驱动力的长期争论。但是,化石记录并不是真正的全球性记录,在地理范围和地质时间间隔之间的环境采样中,它有很大不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y8309

Hrd1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的结构基础

美国哈佛医学院Tom A. Rapoport小组在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揭示了Hrd1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内质网(ER)相关蛋白降解的结构基础。相关论文4月24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研究人员通过两个亚复合物的冷冻电镜分析解析了活性Hrd1复合物的结构。Hrd3和Yos9共同构成了一个可识别糖基化底物的腔结合位点。Hrd1和类菱形Der1蛋白形成两个“半通道”,分别具有胞质腔和内腔,并且在薄膜区域侧向通道门中彼此相对。

这些结构以及交联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共同证明了ER相关降解(ERAD-L)底物的多肽环是如何移动穿过ER膜的。

据介绍,错误折叠的内质网腔蛋白由ERAD-L途径降解,它们被逆向转运到细胞质中,多泛素化后被蛋白酶体降解。ERAD-L是由Hrd1复合体(由Hrd1、Hrd3、Der1、Usa1和Yos9组成)介导的,但其逆转座机制仍然未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2449

更多内容详见科学网小柯机器人频道:http://paper.sciencenet.cn/AInews/

《中国科学报》 (2020-04-28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