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10
选择字号:
“小柯”秀

 

《自然》

研究揭示奖励造成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影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lan Jasanoff研究小组取得一项新进展,他们揭示了奖励引起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局部和整体影响。该项研究成果4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结合动态多巴胺敏感的分子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员确定了纹状体多巴胺释放如何塑造对大鼠大脑奖励性刺激的局部和整体反应。他们发现,多巴胺通过可量化的突触后效果(在各个亚区域之间有所不同),持续改变整个纹状体的刺激反应的持续时间,但不会改变其幅度。

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还增强了远端反应的网络,研究人员使用了神经化学依赖性功能连接分析来描述。多巴胺能驱动的热点包括了与边缘和运动功能相关的皮质区域。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纹状体多巴胺具有独特的神经调节作用,该作用远超出其峰值释放部位,并且可以增强远端神经群体的激活(执行主动行为所必需的)。这些发现还提示了多巴胺能功能的全脑生物标志物,并可能增加对学习和成瘾相关神经影像学结果的了解。

据介绍,神经递质多巴胺是通过奖励刺激来强化动作所需的。尽管多巴胺能信号的分子和细胞效应已被广泛研究,但多巴胺对更大范围神经活动的影响却鲜为人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58-3

《科学》

MLL1蛋白维持神经干细胞位置身份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Daniel A. Lim团队发现,混合谱系白血病1(MLL1)蛋白维持神经干细胞位置身份。相关论文4月3日发表于《科学》。

研究人员发现,维持鼠脑中NSC位置身份需要MLL1蛋白依赖的表观遗传记忆系统。通过sonic hedgehog建立后,腹侧NSC身份变为不依赖于这种成形素。甚至短暂的MLL1抑制也会导致腹侧身份的持久丧失,从而导致体内产生具有背侧NSC特征的神经元。因此,由成形素提供的空间信息可以转变为表观遗传机制,从而在前脑中维持区域不同的发育程序。

据介绍,发育中和出生后大脑中的NSC具有不同的位置特征,这些位置决定了它们生成的神经元类型。尽管成形素最初在神经管中建立了NSC的位置身份,但随着前脑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种区域差异如何能够保持尚不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5960

《中国科学报》 (2020-04-10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