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基刚 复旦大学教授
2020年元旦,重读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指南性文件要求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在这一精神下,笔者对新年有五大心愿。
第一,新出台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能打破学科壁垒(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英语专业没有学科体系的支撑,只是一个技能专业),把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新的培养目标。
我们建议废除英语专业这个延续70年、针对零起点学生的专业,代之以实体的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医学英语、工程英语、农林英语等。
专业的动态调整和新建不仅和生源变化有关,也是社会需求变化的结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当今国家应对的主要矛盾,急需高校培养的不是大量英美文学的研究者,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语言基础扎实的学生,而是大量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有相关人士主张在英语专业或人文学科内部搞复合型人才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的“自由”“无用”,鄙视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导向,这些观念已经陈旧,需要改变,否则这个专业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新出台的《翻译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能够伴随人工智能等新涌现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
针对专业机器翻译,如生物英语机器翻译、农林机器翻译、刑事英语机器翻译等在最近几年大量出现,其翻译速度和质量远远超过现在翻译专业硕士毕业生的状况,我们建议要积极研究和应对机器翻译的挑战,对全国的翻译专业及其课程进行大洗牌,打破笔译、口译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打破文学翻译和文献翻译一统天下的局面,设置机器翻译标准开发、算法开发和译后处理等新兴课程。
各个学校必须根据院校定位、社会需求和人工智能发展,把大一统的翻译专业改为医学翻译、农林翻译、民航翻译、机器翻译这些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新专业,为社会培养有专业知识(如医学和民航)、能研发机器翻译所需要的特定文本的标准和算法、懂得机器翻译译后校对编辑的翻译人才。
第三,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明确规定,将提升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有限的学分(现已压缩到全国平均8个学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这种英语能力,以及学术素养和科学素养,把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扶正为必修课程,并明确规定这些课程必须从新生开始;把大学通用英语设定为新生补英语基础的选修课或零学分课程;把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公共演说和中国文化等课程移出公共英语学分课程,放到学校通识教育平台上让学生去选择。人文教育不需要设立专门课程。
跨文化交际和立德树人教育要在特定学科的文化语境下进行,在学习绿色能源(能源学生)、临终关怀(医学学生)、基因编辑伦理(生物学生)、赵州桥建筑(土木工程学生)和气候政策(环境学学生)等过程中展现出来。
第四,《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不要急于出台实施。我们需要平衡实施全国统一教学考试后带来的利弊,把教学利益和学生利益放在首位。一定要实施的话,考试必须从教育部门和各省市考试院剥离出来,禁止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和实施考试,禁止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用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进行排名,以衡量学校各教育段的英语教学质量。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应该成为社会化考试,如同驾照考试一样,不需要每个人都考。让有需要的人选择考九级中哪个级,如同在开小轿车、开大客车或开大货车中选择合适的驾考种类。最简单的做法是,考试成绩只报告给学生,不得报告第二方。语言不是通过“刷分”提高的,语言是在应用中提高的,这是硬道理。
第五,外语界的语言、文学和翻译等研究专家学者要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学生利益为重,以前辈许国璋先生为榜样,多关注中国的外语教学,把自身的研究和兴趣更多地与国家、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结合起来,从学科导向转移到问题导向。
40年来,中国的外语教学尽管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比起邻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我们还是很落后的。我国的外语教学并没有真正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重论文发表轻课堂探索、重理论研究轻教学实践、重英语专业轻公共英语、重人文教育轻科技应用、重学科发展轻课程建设、重统一考试轻形成评估的倾向,依然在中国非常严重,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对外语人来说,2020年是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一年。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是时代的呼声,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呼吁在新的一年,高校外语教学要坚持小指南服从大指南,要从学科发展向社会需求倾斜,从学科排名向教学领先倾斜。淡化学科边界,加强专业交叉;淡化同类专家共同体,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淡化各种人才“帽子”,加强优秀教学成果。
支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不是专家、论文、项目,而是学生、教学、课程。前者是大厦,可以带来表面的排名和亮丽的政绩,但后者却是基础,带来的是持续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抛弃传统观念,勇敢与时俱进,我们将迎来一个美好的2020年。
《中国科学报》 (2020-02-04 第7版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