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24
选择字号:
为什么要研究灾害史

 

《黎元为先: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闵祥鹏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9月出版,定价:49元

河南大学自邓拓《中国救荒史》这部开创性学术著作问世以来,一直延续这一学术传统,在关注中国灾荒史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新书就是这诸多努力之一。

■陈安

疫情时期闲来无事,颇读了些书,其中就包括几本历史上的著名灾害尤其是传染病疫情的书,也包括中国抗疫先驱伍连德的传记这种与突发灾难紧密相关的,抚今追昔,颇有感慨。

11月收到了两个月前刚刚印刷出版的新书,主书名《黎元为先》是写意的,而副标题“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则是纪实的。翻开一看,才发现是一本采访记,不过也知道了里面有内容大体回答了自己对于灾害史的几个疑惑,就格外兴奋起来,觉得值得为这本书写篇书评。

首先说几句广为人知关于历史的说法,比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今天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其实历史上一再出现”,“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其实这些多是戏谑性的说法。

历史上的疫情不时出现,但是我们还是从中获得了很多教益的,比如更严格和现代化的隔离措施,在2020年就实施得格外彻底,而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疫情比其他国家控制得更早和更好。

作者是来自河南大学的闵祥鹏教授。写序的程民生教授也是河南大学的,序言中特别提到1937年来自河南大学的名为邓云特的经济系学生撰写《中国救荒史》一书的来历。邓云特就是邓拓,当时的他面临外敌入侵国事艰难的窘状,除了自身积极投入救亡之外,更是发挥知识分子的特长,以学术为工具,留下了一部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救荒史,可以认为是灾害史的划时代的巨著。

2008年5月22日,在我的积极倡导和时任商学院副院长的王性玉教授的运作下,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正式成立,首批以应急管理为专业的研究生也从这里开始了求学历程直到毕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和71年前那个还是大学生的大学问家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呼应。

而河南大学自邓拓那部开创性学术著作问世以来,一直延续这一学术传统,在关注中国灾荒史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新书就是这诸多努力之一。

这本书第一有趣的是附录的几篇文章,比如作者在2018年发表的文章《回归灾害本位与历史问题》就从基本规律性认知对灾害史的研究提出了观点,《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和《中国灾害史研究论著的学术史回顾》两文则从另外两个角度对灾害史研究进行了分析。

最后的附录则是作者根据搜集到的中国灾害史研究著作而制作的年表,可以大体从著作上感知关于中国灾害史的研究脉络。

虽然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灾害史只是侧重于已经成为历史的部分,没有把中国近些年来在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内容加进去,集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包括当代史在内的中国灾害史的全貌,但是能如此这般地把1926年到2018年这92年的灾害研究史整理一番,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

本书的正文其实是对国内研究中国灾害史的10位学者的访谈,其中云南大学教授周琼和我是微信好友,其他9位均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但是很多观点和研究成果我大体是浏览过的,所以看到访谈录里面的很多说法,对照其论文和著述,倒也没觉得陌生。

学术,尤其是人文领域的学术,几个人的作用几乎可以是决定性的,当然,即便在数学领域,关键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欧拉、高斯、黎曼、庞加莱、伽罗瓦,但是,因为自然科学的门类繁多,相对于一个灾害史而言要更广阔一些,所以还有大量同属天才的人物其成就不可或缺。

但是就灾害史这一研究方向而言,研究其中的10位学者的观点和成就,也差不多可见全貌了。当然,灾害研究本身不仅仅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灾害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和各种自然科学密不可分,不过,因为研究地震或气象或农业风险的学者太多了,真要一个一个访谈下去,十本书怕都是不够的。

就这样,从农业灾害到水灾研究,从灾害人文学的探索到边疆灾荒史,对这10位学者的访谈把中国灾害史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对话文字中展示了本质的学术内容。让关注这一学科领域的我深受触动,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样有趣的是,书中各访谈对象后面还附有文学化的灾害形象,比如在访谈学者陈业新之后附有《诗经·大雅·云汉》的长诗,里面所述也基本是灾害或应对的内容;在访谈学者余新忠的后面则录有汤显祖的《疫》五古一首,对于疫情及其影响有非常艺术化的刻画;在周琼访谈录后则有清代黄任的《赈粥行》。谁能说这首诗和杜甫的《三吏》《三别》的社会和历史价值比要弱呢。在我看来,前者更为写实,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些也未可知呢。

研究灾害或者应急的学者,都有同样的目标,那就是行救人的事业,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尽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受灾的国民做些事情,而整理灾害史也好,提出更好的应急机制也好,都是各自角度的努力。

因此,看这本书,于我心有戚戚焉,并因此产生了结识更多灾害史研究者的想法,期待哪天在学术场合或者救灾现场见到他们。

《中国科学报》 (2020-12-24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