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0
选择字号:
红利没了,众创空间何去何从?

 

众创空间是双创的主要聚集地

■本报记者 秦志伟

2019年底,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中心(以下简称火炬中心)公布了本年度1949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复核结果,其中1888家符合国家备案资格、60家取消国家备案资格。

“有的众创空间还很有名气!”

看到取消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名单后,全球智能孵化网络(韵网)创始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但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全世界的创业孵化行业都面临着洗牌,不光是中国”。

作为“互联网+”时代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众创空间从依赖政策期逐渐进入优胜劣汰的沉淀期,这种市场变化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欢迎。但随着专业化、科技化逐渐成为众创空间良性发展的主推因素,“大浪淘沙”后的众创空间仍面临着诸多考验。

政策红利期过去了

根据2017年颁布的《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火炬中心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进行动态管理,并适时开展考核评价工作。每年公布一次备案名单,对连续两次未上报统计数据的众创空间取消国家备案资格。显然,这60家取消备案资格的众创空间已经连续两年“失联”。

“这种及时地清理是好事。”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邓玉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做得好的就保留,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不合符要求的就取消。

自从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后,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活动范围外延,众创空间应运而生。

时间追溯到1987年,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开端。2013年,国家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工作,以孵化器为核心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创空间这种由原有创客空间发展而来的创新型孵化器开始取代创业苗圃,成为链条的重要一环。

科技园区承接大量从孵化器、加速器毕业的企业,形成一个有序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而,一个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体系开始形成。

2015年以来,各部委和各地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众创空间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聚集地。根据火炬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众创空间数量达到6959家。

然而,由于缺乏稳定盈利模式、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同质化问题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不少众创空间饱受诟病,更严重的是,部分众创空间专门套现政策红利。

“大家认为,政策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埃米空间CEO章品书告诉《中国科学报》,行业开始重新思考创办众创空间的本质,即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行业需要一股新风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从2018年开始,创业孵化行业开始调整。颜振军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孵化器所在的环境,特别是中国的孵化器30多年来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业者的需求也变了。“所以,孵化机构也一定要变。”

在他看来,这一行业需要有新人,特别是要有产业界的人来做孵化器:“有产业经验、有市场思维、有商业逻辑、有产业链资源和渠道的人做孵化器才能带来一股新风。”

颜振军倡导“细分领域、垂直孵化”,他表示,综合性的孵化器逐渐式微,聚焦细分领域、构建产业生态的孵化器将大展宏图。

章品书也认同这一理念。为此,2015年成立的埃米空间扎根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深耕新材料领域。但与大多动辄上千万平方米的孵化器相比,埃米空间定位于“将众创空间建在实验室”,置身于早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联合组建团队解决科研人员创业从0到1的制约瓶颈。”章品书告诉记者。

几年来,埃米空间的模式得到了认可。有同行看了埃米空间孵化的项目后对章品书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干成,因为你干的事情有价值。”

颜振军认为,能解决创业者痛点的孵化,才是真正的孵化器,做空间的“奴隶”或是提供一些不痛不痒的服务都没意义。“孵化市场竞争的地方,要活得好、活得有价值,一定要聚焦在某一个专业的领域做孵化器。”

颜振军还提出了智能孵化的概念。他觉得,以往是点对点、面对面、本地化的匹配,而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等,跨行业、跨地域的智能匹配成为可能。

颜振军进一步描绘到,一个企业在智能孵化平台上只要提出需求,机器会即刻自动匹配,精准到哪个地方的哪个人或机构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实践这一想法。

2019年6月,火炬中心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编制了《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19)》,用数据展现了五年来创业孵化的发展。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介绍,2018年创业孵化整体体量和结构都在稳健增长和优化。

例如,众创空间增长速度达到了20%。此外,报告还指出创业孵化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优质企业竞相涌现。在孵化器当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已超过5.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018年的IP研发投入也达到726.6亿元,增长23.4%,远远超过一般的国内投入。

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歇

就在火炬中心公布“60家众创空间取消国家备案资格”这一消息不久,在杭州梦想小镇,几位创业者又谈论起他们“理想中的众创空间”。

杭州梦想小镇地处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杭州未来科技城,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众创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几位创业者的话语中得知,他们的创业需求得到了满足,众创空间和创业者在这里实现了共赢。

梦想小镇负责人施婷婷告诉《中国科学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为梦想小镇的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例如,在建设项目审批上从“事先给予”变为“事后结算”。

而梦想小镇在企业入驻方面制定了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各类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多种入驻方式。在配套服务上,梦想小镇以留住人才和资本两大关键要素为出发点,提供完备的工作空间、生活空间、社交空间和网络空间。

施婷婷介绍,工商、税务等部门集中办公,引进财务、法务、人事代理、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形成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为避免陷入传统政府主导园区的招商乏力、运营欠缺的困境,政府完成平台搭建以及政策编制后,梦想小镇运营管理则交由第三方服务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梦想小镇项目入驻以及人才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主动搭建“融资融智”平台。

这样,就从政策、配套、服务等多方面形成了优异的创业环境,构建了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

虽然政策红利过去了,但政府还可以为众创空间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杭州梦想小镇这里就做了很好的示范——坚持不懈地优化营商环境。

现在,来梦想小镇的游客团及考察团络绎不绝,这里每日接待的游客量达8000至9000人次。“未来,梦想小镇将继续构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办公创业空间、职住生活配套空间、精神文化空间一应俱全的众创空间,让创业者在这里追梦、造梦、圆梦。”施婷婷说。

《中国科学报》 (2020-01-10 第3版 转移转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