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进山的教学物资几乎全部需要马匹托运
六个小时的荒山野路,马背上驮着教学器材进山,晚上睡在教室打地铺……这样的经历,志愿者们几乎每周都会经历一次。
■本报通讯员 张运
贵州省镇宁县八河村位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间,在大山深处,散落着一些布依、苗等少数民族村寨。就在几年前,不少寨子仍处于半与世隔绝的状态,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物资匮乏,马匹是他们通往山外的主要运载工具。
“山岭陡,道路长,样样东西用马扛!”当地木厂小学的校长张俞介绍说,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当地的生活面貌。山区条件异常艰苦,师资流失严重。尤其是最偏远山寨中的几所村小,政府曾派出好几批教师上山教学,但都因受不了当地的艰苦,陆续离开了。
“现在寨子里大部分教师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受制于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时间精力,不少学校根本没法开设其他课程。”当地牛田小学的校长马龙舟感慨道。
2014年,扬州大学志愿者第一次来到这里,改变了这一切。第一届的支教团团长陈晟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入这里的情形,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让他与其他志愿者绞尽脑汁,只为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志愿者们以马背为载体,建立起流动的“第二课堂”,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面向最偏远的山区村小,开展科技文艺、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素质拓展教学。
“最困难的是教学物资的筹集和运输。”指导教师刘斯文介绍说,志愿者们发动了远在扬州的老师同学,大家通过义卖、义演,甚至是捡废品等方式筹集支教费用,有的学生还为此拿出自己的全部奖学金。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随着马队的到达,一件件新奇的教具搬进了山寨村小。电脑、投影仪、多媒体……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课堂的魅力。从音乐体育到天文地理、再到生活常识,新鲜的课程内容,让知识不再枯燥乏味。
六个小时的荒山野路,马背上驮着教学器材进山,晚上睡在教室打地铺……这样的经历,志愿者们几乎每周都会经历一次。“每当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志愿者们看来,哪怕带着孩子们往山外的世界撇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
六年来,虽然志愿者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为孩子们开课从未间断,而且公益雪球越滚越大。2014年至今,“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累计开展素质拓展教学4000余课时,为当地6所少数民族村小筹集了140余万元公益物资,援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图书室等一大批教学基础设施,为山区输送了300余名志愿者,其中40余名长期驻守支教一线。
团队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2018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亲自给团队写信,点赞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公益坚守,并在贵州全省掀起了“建功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热潮。
“真正推动山区教育革新的生力军应是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在刘斯文看来,外来公益力量只是当地教育生态的重要补充。从教学生到教老师的转变,为的是激发当地发展潜力,形成能够自循环成长的生态体系。从2018年开始,扬州大学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陆续资助山区教师到江苏等教育发达省份“充电赋能”。同时结合当地的“扶贫攻坚”夜校,系统地传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如今,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偏远的寨子也铺上了水泥路。尽管现在已经可以驱车一直到达村小门口,但在上“最后一课”时,志愿者们依旧选择马背作为载体。从9月份开始,最偏远的木厂小学也迎来了三名新教师,学校已经可以自行开设所有课程。
在支教的“最后一课”,志愿者们开设的主题是“梦想与希望”。支教老师们以“手绘梦想”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并将六年来记录的当地图片影像制作成小电影,向孩子们生动展示了山乡巨变,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中国科学报》 (2019-09-18 第8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