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2018年,教育部把“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写入教育部第8号文件。随后,“打造‘金课’、杜绝‘水课’”频繁出现在教育部领导的讲话中。“金课”概念、建设标准、方案、思路与举措得到了广泛讨论。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和五大金课目标(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
金课既是过程也是结果,要实现这个结果的抓手在哪里?用教育家叶楠教授的话说,“顶天立地”。前半句强调教师科研的重要性——多一点哲学思考,后半句强调通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以及实践对理论的反哺来实现互动式教学发展。对高校教师而言,前半句话似乎很容易做到,但后半句话的分量更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实际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无论“金课”是过程还是结果,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相互转化都是实现“金课”不可少的途径。“顶天”和“立地”似乎是一个连续体,分别位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其连续体的中间部分蕴含着不可逾越的实现“金课”的五大要素。
第一,教师职业认同是“金课”先决条件。高校教师应该发现内在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以纯粹、真诚的态度对待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才愿意俯下身去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多元、动态、持续并不断发展的集合体,涵盖比较跨学科研究领域。不仅如此,它还与教师个人成长经历、所处环境等事项发生频繁互动,因此是一个持续的协商与反思的过程。
第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是“金课”不可少的构件。首先,高校应该在技术和政策层面鼓励一线老师定期参与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促成教师建立互帮互助的职业学习共同体。群体思考可以密切教师间的合作,比他们独立工作更有效。其次,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互补、协同攻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难题。尽管教师合作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但是坦诚讨论能激发不同观点的碰撞。例如,当个人的观点或者行为与团队观点或者行为不一致时,开诚布公的讨论能重新融合群体思考,重新接纳多元化观点,从而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工作氛围。再次,教师间协同合作不但赋予教师一个相互协作的平台和框架,而且可以使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和冲突相得益彰,有利于建立融合民主行为、共同参与研讨的校园文化,在协作中密切同事关系,提升管理效能。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教师间协作可以是同学科、相邻学科或者跨学科间的平等协作,这种协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合作教师认识论的甄别、融合乃至重建,能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杠杆。但是,很多高校的系部教研活动等往往存在浅尝辄止、顾全面子、流于形式、缺乏真诚协作的问题。所以,以打造“金课”为契机,既可以改变同行是冤家的不良竞争关系,也有利于教师集体备课的良好协商氛围的形成。
第三,关注课堂话语建构是打造“金课”的关键。课堂话语是甄别学生中心课堂很重要的指标。课堂上,如果学生的话语量大于教师的课堂话语量,意味着学生更多地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即学生的思考、互动、参与、意义建构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学习空间得以有效扩展,言语和认知活动得以有效展开。这样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反之,如果学生的课堂话语量少于教师的课堂话语量,就是比较经典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缺少学生课堂参与很可能意味着缺乏课堂互动行为,老师就会“一言堂”。表面看来,学生的课堂行为得以有效控制,课堂秩序井然,然而,有效控制背后潜伏的则是对学生原有认知能力的约束甚至阻碍。因此,合理塑造课堂话语是打造“金课”的关键要素。
第四,教师行动研究是打造“金课”的制胜法宝。高校教师除了做好本学术领域的科研、服务社会之外,作为教学实践行为的研究者的角色应该是打造“金课”不可或缺的。教师行动研究指的是以教学工作为立足点,通过自身的反思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以评价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的反思意识、批判和创新精神是关键。一般的教师行动研究包括注意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行动循环系统。这个循环系统不是固定的程式,老师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的调适。这个系统的建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修正、完善、反思及改进的过程。作为反思实践研究者,教师必须持久性地审视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通过不断地、主动地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后续教学中实施这一方案。作为行动研究者,多层次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来研判实施过程与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很显然,教师行动研究意味着变被动教学为以研究促教学的主动追求。一般的逻辑是,如果教师创新进取、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其职业责任心、自信心会得以强化,教学观念得以完善,教学能力及其科研能力得以同步的提升。作为自我反思实践的教师行动研究,其过程兼容理论和实践:不但验证前人的理论假说,而且有助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检验已有理论并加以完善或者创新已有的理论假说。行动研究视域下的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改革和批判精神的创新过程。这与教育部所言的打造“金课”的标准非常吻合。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习惯性地对本体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进取的职业品质和批判性职业精神。
第五,落实教师的教育为“金课”做足准备。各高校虽建有教师发展中心,但是教师在职教育的内容依然放在夯实学科、专业素养层面。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打造“金课”,高校教师不得不放下一成不变的教案,转而挖掘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结合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环境的反思进行学案设计。学案意味着教师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历来重塑原有的知识架构,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观察、询问、分享、批判、反思、实践、运用、讨论、合作交流以内化和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这种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往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体验式的学案设计。老师在新的教学内容、范式、方法等方面都会做足文章、下足功夫。翻转式教学、多媒体的介入都是“金课”要求的。
总之,高校在打造“金课”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上述5点对区别“金课”和“水课”至关重要。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终身学习和反思实践者的角色建构、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案设计、投入行动研究的热情等都是打造“金课”的关键要素。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金课”不意味着刻板地执行教学设计、教案等,而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机制和条件灵活地作出方法层面的调适。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确保教学内容、过程、方式方法的得体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打造“金课”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复杂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整合教师的各种教学诉求,通过嵌入生态理念,全方位地审视打造“金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高校教师管理向生态位的转变意味着将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历程纳入生态有机体,是打造“金课”不可或缺的。(作者系江苏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9-09-18 第4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