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劲松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新闻杂志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28
选择字号:
艺术探索的场域与视界

蔡劲松

 

蔡劲松

说到底,艺术探索是一场关于艺术场域构建与艺术视界拓展的长征。重要的是艺术家及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的呈现。

20世纪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说:“一所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便什么也不是。”不知不觉间,北航艺术馆已走过了十四年历程,作为其立馆之本的双年艺术邀请展,迄今已办到了第七届。

在一所以理工学科见长的“双一流”学府创办一座艺术馆,初衷是使师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足不出校地感受到艺术的鲜活气息。说得更大一点,就是期望通过艺术创造、艺术审美、艺术传播,提升大学的精神、气质与韵味,让一所大学充满“想象力”,让艺术介入校园并成为大学师生的心灵滋养,成为大学人文艺术教育的一种自觉与应然姿态。同时,也期盼这样的理念与认同,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担负起文化构建与文化育人之使命,为凝聚一种“慢下来”的能力,培育难能可贵的“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语)的心性,作出务实的探索和努力,起到点滴启示性作用。

现在看来,经过十多年的坚持,上述期许一定程度初现端倪。在公益性、专业化、高品位的定位下,北航艺术馆得到了一大批艺术家和学者的支持,每年举办的20场左右公益展览,不仅是一次次大学艺术馆学术策展理念的集中反映,亦是众多参展艺术家共同艺术理念的映射与主张。在此基础上,本届双年展亦是希望透过艺术家们的作品,进一步反思和探讨当下艺术创作的场域与视界,及其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给更多的人们,当然也包括大学人文教育的受众,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何谓“场域”?场域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一般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磁力的空间。后来,场域理论延伸到社会学等领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与方法。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作为现代场域理论的主要构建者,把一个场域定义为经过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格或一个形构。布迪厄在其场域理论中,融入了社会学、哲学、艺术、教育学、文化学等学科内容,他还研究过政治场域、宗教场域、美学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等,具有十分丰富、复杂的内涵,为艺术场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借鉴。

譬如,在当下,艺术场域何以成为一个艺术主客体关系的网格或形构?在传统文化传承及社会文化发展体系中,艺术场域是否能真正构建一种相对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场域的特殊领地与公共性、创造性文化艺术价值传递空间,并成为社会文化中蕴含生气与力量、活力与潜力、精神与审美的存在?这些都需要当代艺术家进行不断思考和求索。实际上,就艺术家个体而言,艺术的场域应当是其创作理念指引下的创作行为及作品传播的范围所产生的影响与程度。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场域并非仅仅是单纯空间物理环境,也包括精神空间、传播空间、受众群体等与艺术家的创作行为相关联的诸多因素。于是,艺术家的创作如题材、图式、笔法、形构、色彩、语汇等,虽然是独立的个性化、私人化创造,具有诸多个人风格烙印的特质,但这样的创作一旦呈现为“作品”,就不是孤立的了。观众会寻味其作品,在各自的生命经验下,对作品作出各种各样的研判。在社会公共文化传播空间中,艺术场域大致由此铺垫、集聚而成。对艺术家而言,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就是你在画(塑)什么、表现什么;对观众而言,就是你在看什么、感受什么。

其次,何谓“视界”?无独有偶,视界同样出自一个物理学概念。其中,一种定义是指一个事物、事件能被观察到的那个时空界面;另一种是指黑洞的边界或黑洞的界面,因为在黑洞里发生的事件,不会被黑洞外的人观察到,但这样的视界依然是存在的。这样的概念倘若衍生到艺术创作领域,似乎可以认定艺术“视界”的关键,主要在于艺术家的思想理念可以抵达的范围、技艺风格能够展现的面貌,以及作品最终呈现所喻示的想象力、艺术张力、审美感应、文化感受等。

说到底,艺术探索是一场关于艺术场域构建与艺术视界拓展的长征。重要的是艺术家及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的呈现。艺术家不是史学家,但艺术家应该通晓古今、中西艺术流变的基本脉络,应该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创作方位,树立自己的创作立场、理念、途径和方法。还应看到,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艺术家对此更应有清醒的认知,更应不断调整、摆正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创作方位。从古至今,无论艺术史家、理论学者为古早及现当代艺术贴上多少标签,划分多少主义或标准,例如原始主义、构成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凡此种种,艺术在本体上的概念、内涵及外延似乎并未发生根本上的改变。艺术就是艺术,即便艺术的介质及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的特殊身份与特性、艺术的场域拓展与艺术家的视界可能,依然是使其成其为艺术的根与魂。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精神指向、文化内涵、审美追求、题材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育不全、自信不足、精神没落、人文丧失、审美失衡、创新不够等困境和危机。重新构建中国当代艺术完整的历史观、世界观、艺术观,构造独特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DNA,尤其是在承续深厚的精神传统与人文史镜像、领悟深刻的哲学意蕴与诗性智慧、塑造丰富的意象形态与审美特质等方面,做出不懈探索与努力,是当代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使命,亦是我们真正实现艺术创新、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本文为作者为2019年北航双年艺术邀请展所做序言,有删减

《中国科学报》 (2019-08-28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