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近期和高校相关的舆情频发,比如“留学生学伴”“国家专项计划低分录取”等,这些事件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爆发的舆情也给相关高校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笔者目前在从事一些网络舆情分析的工作,对于相关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高校需高度重视新时代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并且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在舆情爆发之前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减少负面舆情对高校正常工作的冲击。
首先,高校领导以及宣传阵线的工作人员要系统学习网络舆情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网络舆情虽然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相关理论对于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相关方法也比较成熟。
这些需要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其一,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判断以及对互联网建设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进入新时代以及新时代社会矛盾的特征,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我们在处理包括网络舆情在内的社会矛盾时,务必牢牢记住这个重大判断。
其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互联网建设目标,即“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其中,“治理”这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了解“治理”的内涵。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制度安排,使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之间实现利益的调和。在“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其三,关于传媒的理论。比如要深刻了解什么是舆情、舆论传播的要素与规律等。
其四,关于高校学生和教师舆情的特点。比如高校学生具有知识水平高、认知探索能力强、敢于并且善于表达个人观点、喜欢积极参与舆情讨论等特征;由于高校教师在学术上的知名度,其行为与言论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使得这一群体容易成为“意见领袖”。高校舆情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学习、了解不同群体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与特征。
其五,舆情分析的方法。比如大数据分析方法、舆情预测分析方法等。
对于上述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系统学习,将有助于高校以理性与柔和的态度、科学与灵活多样的方法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
其次,要构建并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笔者看来,前期的几个高校舆情事件,可能高校在舆情预警方面都有所缺失。比如,“留学生学伴”在此轮舆情发酵之前,相关事件就已在互联网上多次引起波澜。对于这样的事件,高校应该早早就进行舆情预警。然而,进行舆情预警的前提是要有一整套的机制。
高校在平时应该注重定期(比如每周)对各大网络平台(比如微博、微信、BBS等)的舆情进行收集、跟踪与分析,了解自己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关心哪些舆情,了解自己学校的哪些新闻正在受外界关注。对于可能会引爆舆情的话题,应提前在学校范围内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学校应全面了解情况,做好各种预案,并且做出是否需要主动引导话题的判断。
高校应定期对舆情工作进行评估,动态调整舆情风险等级,评估舆情应对效果。高校在平时应注意构建舆情管理的案例库,收集舆情处理的案例,并确定舆情出现后的一整套标准化处理流程,以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如新的工作人员不熟悉舆情处理流程而导致处理工作延误。
再次,要建立有公信力的新闻发布平台。高校要注意日常的宣传工作,建设并长期经营自己的新闻发布平台,维护、提升新闻发布平台的公信力,抢占舆论宣传阵地。如此,一旦真的出现重大舆情事件,就可以发挥新闻发布平台正本清源、平息话题的作用。
最后,要建立一支专门进行舆情分析与应对的高素质队伍。要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立有公信力的新闻发布平台,前提是要有一支由足够多的高素质人员组成的队伍。高校要注意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制度性的轮训与交流,保证工作的高效。
总之,当前网络舆情给高校相关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风险,高校对此要高度重视,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建立舆情动态监测平台,实现舆情信息的采集、分析、跟踪、预警的智能化。建立部门与院系间的联动,形成网络舆情的评估与支持决策系统等。
《中国科学报》 (2019-08-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