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晋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20
选择字号:
竹节虫可在有性无性繁殖间自如切换

这只雌竹节虫Clitarchus hookeri(上)正在与一只雄虫交配,但有些雌性是无性繁殖的。图片来源:Steve Trewick

 

本报讯 英国的一群先锋竹节虫失去了所有的雄性,仅留下了无性繁殖的雌性。

在近日发表于《分子生态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一种新西兰竹节虫能够放弃通过交配繁衍后代,而之后又能再次通过这种途径繁衍后代。

在竹节虫种群中,一些Clitarchus hookeri是有性繁殖,群体中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还有一些群体则完全由雌性组成,它们放弃了性行为,进行无性繁殖。

有一群无性繁殖的Clitarchus hookeri生活在距离英国海岸线不远的小岛上。这些昆虫可能在1911年就搭搭乘进口植物的便车来到这里。

新西兰帕默斯顿北部梅西大学的Mary Morgan-Richards和同事追溯了这些英国昆虫的遗传祖先,发现它们来自新西兰的一个有性群体。这表明移居国外的昆虫在100年内或大约100代内转变为无性繁殖。

与此同时,新西兰的两个种群则从无性繁殖转变为有性繁殖。2003年,有一个群体几乎完全由无性繁殖的雌性组成。但仅仅13年后,这个群体就转变出一半的雄性,并显示出有性繁殖的遗传证据。

研究者表示,这种昆虫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相对优势。(晋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mec.15203

《中国科学报》 (2019-08-20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鲱鱼“迷路”,美味难求 科学网2025年4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实验室制造出首枚“黑洞炸弹”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