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19
选择字号:
“捷龙一号”火箭首飞

▲火箭发射


▲“千乘一号”01星应用示意图

 

本报讯 8月17日12时11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型商业运载火箭——“捷龙一号”遥一火箭首飞,以“一箭三星”方式,将包括65公斤重的“千乘一号”01星在内的三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据了解,“捷龙一号”是采用商业化模式面向商业小卫星发射市场打造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型商业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00公斤。

据悉,“千乘一号”01星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冠名为“海创千乘”号,是我国民营卫星创业公司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规模最大的一颗卫星。该星历时14个月完成研制,整星重量为65公斤,取得3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完成10余项技术创新及工程落地。

同时,“千乘一号”01星也是第一颗同时具备遥感和地球探测功能的业务卫星,是北京千乘探索公司推进“遥感+”(遥感+通信+导航)空间信息融合应用体系的首秀。

北京千乘探索公司创始人苗建全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内完成24颗卫星的工程组网,以及全球4套地面站的建设部署,形成全球任一地点的小时级空间信息服务能力,补充我国在轨空间基础设施能力,支撑国防、应急、国土、农业、林业、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空间信息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万亿级规模的商业航天市场吸引了众多创新者和投资者,火箭、卫星等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领地。航天专家蔡军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有年轻精干的团队,既继承了航天国家队的传统,又富有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在设计、开发等方面并不弱于国外。

蔡军表示,目前国内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但缺乏实验试验装置和测控资源,要促进国家单位资源向商业航天开放,同时也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鼓励商业航天发展。(郑金武

《中国科学报》 (2019-08-1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