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中国合格的眼视光医师只有3万不到,缺口近30万。” 7月26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2019全国眼视光学术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杨智宽表示。
暑假一到,各个医院的眼视光门诊人满为患,来检查视力、配制眼镜的孩子和家长挤满了医院的走廊。而即使是非寒暑假期间,这种情形也不少见。
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高达6亿,高居世界第一,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更将增长至7亿。杨智宽介绍说,如果参照发达国家的近视患病人口和医师比例数字,中国至少需要30余万名眼视光医师。
据悉,眼视光学主要针对眼球的光学属性进行干预,包括提供初级眼保健、验光配镜、接触镜验配、近视眼防治、双眼视觉异常治疗、低视力诊治等,而眼科主要针对眼科疾病进行治疗,二者存在交叉,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杨智宽表示:“眼视光专业与眼科专业面对患者人群不同,知识体系构成和专业技术方向有差异,决定了无法由眼科医师去完成本该由眼视光医师完成的工作。”
在学科知识体系构成上,眼科医师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偏向临床医学,而眼视光医师除了掌握与眼相关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知识外,亦需要高等数学、物理光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知识。
截至2019年,我国具有5年制眼视光医学本科教育资质的高等院校共19所,具有4年制理工类眼视光专业教育资质的高等院校共29所,加上3年制眼视光技术的专科培养院校,每年培养学生约5000余人。
杨智宽强调,眼视光行业未来的发展,必须从“规划行业准入,提高行业门槛,标准化行业出口”入手,培养高端的眼视光人才。“多年来,由于执业门槛低,我国眼视光行业执业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呼吁要规范眼视光行业标准,大力培养跨学科复合人才的同时,也要形成多元化眼视光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眼健康需求。” (肖洁)
《中国科学报》 (2019-07-29 第6版 医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