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承办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的推进和发展。
在致辞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万力表示,只有地球科学素质的培养从娃娃抓起,人类在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防灾减灾方面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希望此次会议能对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中科院院士莫宣学表示,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希望通过这项工作的推进,开发科普性强、吸引力大的课程,将地球科学的思想和内容系统灌输到中小学教育中去。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也是落实和推动今年两会期间,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两位全国政协委员王训练、刘俊来提出的“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案的重要举措。研讨会上,来自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大中小学的专家学者对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加强地球科学教育是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阶段系统构建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又是培养地球科学素养的关键问题,急需建立系统化、分层次、递进式的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陈彬)
《中国科学报》 (2019-04-03 第2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