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铮杰 焦德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25
选择字号:
天津大学:不变的家国情怀

 


 

■陈铮杰 焦德芳

每逢毕业季,印有天津大学校徽的纪念品都是学校赠送给毕业学子留念的不二选择。每到天津大学的校庆纪念日,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总会骄傲地在胸前别上“老北洋”校徽,重聚校园。天津大学的两代校徽,浸透了历史的厚重,也寄托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对青年才俊们的殷殷期望。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后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3年更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七七事变爆发后,学校一路西迁,几经改组。但北洋大学的师生始终不忘办学初心,依旧活跃在“教育救国”的舞台上。抗战胜利后,各地师生返回天津,恢复国立北洋大学,1946年复名“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并沿用至今。

北洋大学时期的校徽,既吸收了西方大学的文化因素,又赋予其中国特色的含义。校徽整体呈盾形,象征着学校“兴学强国”做民族之盾、国家之盾的办学理念。校徽底色为金色和蓝色。金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皇权的象征,表明北洋大学为“皇帝御批、国立官办”的大学。学校地处渤海之滨,面向大海,蓝色象征着宽广的海洋,体现了北洋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北洋大学时期校徽的上方书写着 “国立北洋大学”六个大字。校徽中心是一本打开的书,上面写有“实事求是”校训。环绕四周的是3个堡垒和5支箭头,代表着建校初期的3个学科和5个班级,寓意师生围绕“实事求是”这一精神核心,踏实求学。

1951年,北洋大学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系调整开始,天津大学调出十几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哺育了蹒跚学步的中国高等教育。1959年,该校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现在的天津大学校徽为圆形,取自《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行方”之意。校徽边沿为 51 个齿状修饰。象征天津大学是一所秉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的一流大学。天津大学校徽在颜色上沿用了老校徽的“北洋蓝”,体现了全校师生牢记兴学强国使命的精神坚守。天津大学校徽中间为盾形主体,主体上部为篆书“北洋”,底部“1895”字样为北洋大学的创建时间。这展现了天津大学源于北洋大学的悠久历史底蕴,和当代天大人对“兴学强国”办学使命的传承。盾形外侧为“TIANJIN UNIVERSITY(PEIYANG UNIVERSITY)”和“天津大学”均匀排列,展现了天津大学面向国际的开阔办学视野。

两代校徽,见证了从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的悠久历史和厚重底蕴,也印证着天大师生对“兴学强国”使命的坚守,对立德树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执着追求。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国科学报》 (2019-12-25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