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天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8
选择字号:
声音

 

“科学包含了很多方面,所以这是一个答案,也可以是多个答案。在20世纪,人类在遗传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以及,还有一个说法是,20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在20世纪,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方式。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塑造了艺术、文学和医学。我们意识到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是未知的,我们只能模模糊糊意识到生活的动机是什么。”

——彼得·沃森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是科学,他对此如是解释。这位英国思想史学者创作的《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引进,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是他继《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这部写尽人类智力全貌的皇皇巨著的又一杰作。

《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是一部百科全书式巨著,是一部用思想写成的20世纪通史。该书接续《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线索,纵览风云变幻的20世纪,从思想入手理解这一百年人类的智力成就。沃森用精准而优美的叙述笔法,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发展娓娓道来,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如何抵达当今的世界,未来又会去向何方。

在沃森看来,科学是一种特别的思想,“科学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在科学的领域,有一种专门的基础设施来检查人们的行为,而且非常有组织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能得出科学发现,也可以被其他人所验证,在得到更多的证实之前,科学发现不会被承认为事实”。

今年76岁的沃森曾表示,多年的记者生涯给他的写作带来了极大帮助,记者的行动自由使他接触他感兴趣的思想界人士几无障碍,还练就了一身搜集和积累的本事。除了学术,沃森还写小说,如以二战期间真实人物为题材的《玛德莱娜战争》。文字是这位标准的英伦老绅士完全的存在理由和生活的激情所在。他也乐于展望,自己的《思想史》会被以后的思想史作者认证为“思想史”本身的一部分。

 


 

彼得·沃森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这些文字来自于目前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展品秦诏。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令。这道诏令通常被铸在中央统一制作并下发给各郡县的度、量、衡用具之上,是秦统一后一系列划时代改革的实物证明。

这是“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300余件文物精品中的一件。该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与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就有189件。可以说,这次展览“国宝”密度颇高,让首都观众不必远赴陕西便可将陕西省的国宝一览无余、一睹为快。

在展厅的入口处,放置着一件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淳化大鼎。这件圆鼎高达122厘米,重达226公斤,是至今发现最重的西周圆鼎,年代约为西周初期。淳化大鼎内无铭文,“淳化”之名来源于它的出土地——淳化县。淳化大鼎是一件三足圆鼎,与一般圆鼎不同的是,淳化大鼎在鼎腹与三足相对应的位置上,铸有三对兽首鋬,让整件大鼎显示出装饰性和与众不同的强烈个性。

展览以历史为线索,分为“民之初生”“创制垂法”“秦国崛起”等7个单元,以陕西省出土文物重器,连缀起周、秦、汉、唐的盛世篇章。展览日期截至12月17日。

“打印石窟与原石窟一比一复制,整个石窟体积超过2000立方米,而重量从上百吨变为了5吨。”

——日前,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已在深圳完成上色总装,将于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行走”世界的第一步,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谈及该项目时介绍说。

云冈石窟蕴含着丰富的乐舞雕刻内容。尤以12窟最为集中突出。第12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窟群,为“五华洞”之一。属于云冈中期工程(471—499)。该洞窟雕刻了表现北魏时期宗教、宫廷、世俗音乐、舞蹈艺术的活动场景,为研究北魏音乐、舞蹈史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窟项目于2017年3月正式立项开工,经过2年多时间,攻克了数据采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为了能够让3D打印石窟移动展览,打印团队选择了轻型材料,且将石窟分成近百块,装在多个货箱里进行运输。(周天)

 

云冈石窟12窟前室

《中国科学报》 (2019-11-08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