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4
选择字号:
肺癌筛查别忽视抗体检测

 

本报讯 “虽然低剂量螺旋CT对于外周型肺癌筛查具有重要价值,但各筛查手段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肺癌防治。”近日,在第九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胡坚表示,在肺结节的评估流程中,临床医生需要从单一影像学特征维度评估向“影像学特征与生物学特征双向评估”转变。

目前,临床上针对肺癌的防控诊治技术分为预防、早诊早治、精准诊断分层治疗、全身治疗四个阶段。但是,对于改善肺癌愈后的根本措施,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早诊早治。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转移,失去手术治疗机会,5年总生存率仅为17%。而早期患者接收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

“早诊早治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健康人群的筛查,即亚健康和隐性早期病人的筛查。其中,筛查策略非常重要。”胡坚表示,肺癌的筛查手段很多,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LDCT、MRI、PET)、支气管镜、血清肿瘤标志物、液体活检、痰液检查、呼气试验等六大类,而病理诊断是衡量上述技术手段优劣的金标准。目前,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占主流地位,是周围性小结节和早期腺癌的主要筛查手段,然而其对中央型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筛查却不尽如人意。

在2019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英国肺癌早筛(ECLS-NHS)证明了肺癌自身抗体血液筛查的益处,它能提高早期肺癌发现率,降低死亡率。

胡坚表示,在肺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内表达异常的蛋白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肿瘤自身抗体,而通过检查血液中七种自身抗体的浓度,能比CT提前4~5年检测出肿瘤疾病,具有明显的预警效应。

“肿瘤自身抗体反映的是肿瘤生物活性信号是结节恶变趋势。自身抗体提供了重要的肿瘤免疫应答信息、分子侵袭状态,给了临床一个重要的微观生物信息提示,能有效减少漏诊与误诊,减少过度诊断,有助于临床更精准推动肺癌早筛早诊。”胡坚表示。(张思玮)

《中国科学报》 (2019-11-04 第6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