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4
选择字号:
一本期刊该有多少学术编辑

 

■马军

最近与合作者投递稿件到爱思唯尔某期刊,稿件被系统登记后一直显示editor invited(邀请编辑), 一个月后还是显示这个状态,于是我们立即通过EM系统给编辑助理发邮件,提请3个该期刊本领域相关的编辑来处理稿件,直到两个月后稿件才显示under review(审查阶段)。出于好奇,我到该期刊主页上查看了该期刊编委会的组成,竟然有上百名学术编辑,那为什么没人愿意受理稿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首先回答为什么编辑部喜欢吸纳数百甚至上千的学术编辑呢?国际化的期刊要求学术编辑有充分的地域分布,不能所有编辑都来自一个国家。对于投稿量大的期刊,如果学术编辑只有十几个人,每人年均处理稿件则高达上百篇,这对学术编辑是一个负担,出版社必然要给这些编辑付费。

据了解,一份期刊每年支付所有学术编辑约4万美元,那么以爱思唯尔为例,3000份期刊就要支付约1.2亿美元的学术编辑费用,这是出版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增加学术编辑数量,那么多数编辑每年只需处理20~40篇稿件,这就只需要给主编和个别核心编辑每年支付象征性的津贴,这样一来出版社就会节省数千万美元的支出。

此外,吸纳更多的学术编辑,期刊还可以掌握更多领域的作者和读者资源,多数期刊编辑也会积极推介这些期刊,这些编辑也会成为该期刊的固定作者和审稿人,为出版社旗下其他相关期刊积极效力,一定程度上增强期刊的营销。

那么,研究人员热衷当SCI期刊学术编辑吗?期刊论文是承载科研成果的有效载体,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也是宣告知识产权的有效方式。但是,不同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差别太大,如果能在一些公认的主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当学术编辑甚至挂名的编委,那是有面子的事情。可以说,实现了自己从“运动员”到兼任“裁判员”的升级。

实际上,担任期刊学术编辑必须实时跟进本领域的学术前沿,掌握本领域哪些人在搞哪些研究。另外,他们还要掌握大量的审稿人数据库,以便于为指派的稿件邀请恰当的审稿人,而不是被动在期刊稿件处理系统随意选择。担任学术编辑意味着责任,实时处理作者的投稿,送审前要认真对稿件进行初评,判断稿件是否值得送审,若遇到自己拿不准的稿件还可以和其他编委进行内部讨论。当然,如果要拒稿就尽量在两天内回复,以免影响研究人员的后续工作。

一旦成为期刊编辑就要坚守原则,绝对不能随意降低录用标准,否则最终会让期刊走入“死胡同”。某些国家的部分研究人员喜欢和一些期刊编辑合作投递该期刊,这种情况应该避免。比如张三是A期刊的编辑,李四会觉得和张三合作论文投递A期刊容易录用。从学术角度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合作投递任何期刊,但避嫌还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并非挂了期刊A的学术编辑的名字就不会被A期刊拒稿,因为A期刊下的其他编辑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决定录用。多数普通学术编辑基本都有被拒稿的经历,这就是期刊各个学术编辑相互独立下的监督和约束。

期刊学术编辑比较少的情况下就显得编辑比较重要,期刊编辑太多,有些学术编辑每年处理的稿件不到10篇甚至一篇没有,这样的编辑角色不要也罢。

学术编辑这个角色,出版社、编辑部和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定位。数量问题主要取决于编辑部和出版社的全局思考,能否成为某个知名期刊的学术编辑取决于多个因素。开放获取期刊除了核心编辑,低阶编辑都是可以申请自荐的。对于传统期刊,基本上是实行提名制,以主编提名或者期刊高级学术编辑推荐为主,审稿积极、认真负责的审稿人会被一些期刊主动提升为学术编辑。

而研究人员在某领域围绕一条主线持续做出了系列研究成果,这种情况下也会被编辑部邀请成为学术编辑。但无论以何种方式成为学术编辑,最终都要不忘初心,坚持学术标准,对期刊负责,否则,不按照规范流程处理的稿件最终会导致期刊名誉扫地,被读者、作者、审稿人抛弃。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中国科学报》 (2019-11-04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