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杨安 侯王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9
选择字号:
“自强之星”自强记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讯员 杨安 侯王宇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成了孤儿,是奶奶收养了我。”不久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藏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生洛桑曲珍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500多名师生深情地讲述了她与奶奶的故事。

这是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总结分享会的现场,洛桑曲珍与另外两位“自强之星标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李海鹏、重庆医科大学学生车玄现身说法,敞开心扉分享自强故事。

洛桑曲珍口中的奶奶是一位早年丧偶且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其实跟她并没有血缘关系,是命运让这祖孙二人走到了一起,相依为命至今。

“为了让我受到良好的教育,奶奶带着我从林芝来到拉萨。”在洛桑曲珍的印象里,奶奶带着她一共搬过7次家,但贫困的生活、艰苦的成长经历正是她最宝贵的财富,也给了她自强、自立、永不服输的个性。

从小到大,洛桑曲珍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年事已高的奶奶无法独自生活,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的烦恼远远多于高兴:学费怎么办、奶奶怎么办……

“思来想去,我作了一个决定,就是带着年近90岁的奶奶上大学。”洛桑曲珍说,在西藏大学的支持下,她和奶奶租住在学校里,平时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奶奶。“学校、学院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身边的老师、同学给了我无私的爱。未来,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把爱心和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

正如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吴刚所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在青年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让青年大学生砥砺奋进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上得以弘扬,“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生动写照”。

这项发起于2007年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至今已寻访产生12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和305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其中,2018年度产生了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和195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在另一位“自强之星标兵”李海鹏身上,“勤奋努力”是最抢眼的标签。

在一次学术报告上,中科院院士朱日祥讲到“回旋加速器打开原子核看到的新现象,并不比野外拿地质锤打破岩石看到的多”,这句话瞬间点亮了李海鹏的世界,也促使他转专业到地球物理学。

由于课程设置不一样,李海鹏需要把新专业没修过的课都上一遍。他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时间,用一年时间补修完了这个专业两年总计31门课程,而且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是专业最高分。

“多少次,我曾邂逅石大凌晨的月光;多少次,我在图书馆奋笔疾书心中的理想。那三年,变化的是书桌上那摞草稿纸的厚度,不变的是我对地球科学的深深爱恋。”李海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也交出了6门课程满分、10门课程99分以及连续3年专业第一的答卷。

李海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活了四年。这四年,让他对石大精神“家国同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老一辈的石油人都在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青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石大人,我渴望为了祖国的建设绽放青春力量!”

与洛桑曲珍、李海鹏不同的是,车玄把自己的自强事迹写在了非洲大地,写在了维和路上。

2012年12月,正在读大二的车玄怀揣着对军人的敬意和成为一名军人的理想应征入伍。在新兵连,她以突出表现被评为女兵中唯一的“全优新兵”。服役第二年,她又经过层层选拔加入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当时,我们只要去民区就必须穿上30多公斤重的装备,当子弹上膛的那一刻,我心中明白有生命危险绝不是说着玩的。”说起维和期间的经历,车玄的眼睛湿润了,因为在第二次维和行动中,身边就有两名战友牺牲了。“但是‘好男儿’就该‘当兵去’,军人是国家的刀枪,是民族的栋梁。”

对于洛桑曲珍、李海鹏、车玄的自强事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人生也各有精彩,但他们都是坚定的爱国者、笃行的求知者和勤劳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典型代表。”

同时,他也寄语青年学生,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受到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科学报》 (2019-10-09 第2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