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分析,2018年1~4月中国化妆品累计消费收入达856亿元,同比增加15.9%,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2个百分点。近几年来,随着化妆品微商运营升级、医疗微整形市场和护肤品私人定制的升温,美容行业的消费始终保持着十分强劲的势头。不仅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都愿意为“美丽”投资,然而,这样的投资是否理性?它的收益真的能让人满意吗?BBC一部关于美容行业的纪录片《美容的真相》给出了一些人们并不清楚的答案。
在这部影片中,纪录片主持人Cherry Healey和科学家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实验。首先,他们想要论证人们日常最普遍使用的护肤品到底功效如何。
我们知道,护肤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湿。因为皮肤如果缺水,屏障功能就会减弱。那么,我们的皮肤是否需要保湿霜,以及多少钱的保湿霜比较好用?
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招募了25名志愿者,她们会随机抽到三款不同价位的面霜,在接下去的三周时间里,她们每天都要在固定的一边脸上涂抹两次,而另一边则不使用。
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科学家都会对这些被试的皮肤状况进行测试。结果出人意料,价格最高的那款产品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保湿效果,相反,价位较低的两款增加了皮肤含水量并提升了保湿感。这是因为这两种产品都含有高浓度的保湿剂,也就是甘油(GLYCERIN),它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成分。
不过,科学家同时指出,产品保湿的效果都是暂时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能长效地改善皮肤的健康状况,不要寄希望于保湿霜能帮助人们抗衰老。
至此,人们自然会问,抗衰老的产品存在吗?这是该影片进行的第二个实验。
皮肤衰老的重要标志是皱纹。科学家解释,衰老的大部分临床特征都是由阳光照射引起的。尤其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是造成皱纹的关键因素。
一位工作了40年的女客车司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她在接受皮肤病学家的检测后显示,眼部周围的皱纹十分明显,但左右两边蔓延的区域不同,右脸的范围更大。理由也许你已经想到了。在英国,司机处于右驾驶位,右边脸距离车窗更近,而紫外线A是能够穿透玻璃的。
因此,防晒对于防止衰老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对于已经出现的皱纹和皮肤松弛,是否有护肤品能起到缓解改善的作用?
皮肤科医生表明,目前的科学证据显示,除了侵入性的医疗方法,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能真的去掉皱纹和色素沉淀。唯一被证实有一定功效的,是一种叫维生素A酸的处方药。但这种外用药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使用。
它的非处方药替代品,是稍温和的维生素A产品。该产品同样有过敏风险,医生建议,消费者可以从最低浓度的产品开始慢慢习惯它。
没有化妆品销售者会做这样的实验,来告知消费者这些信息。消费者判断的依据,首先是产品说明。但业内人士在接受纪录片主持人采访时表示,那些所谓的“临床认证”“活性成分”“经过皮肤科验证”等说法都是有弹性的。在法律上,公司不允许在产品说明上造假,但实际上却没有严格的条款来规定这些认证的过程、细节。再加上自媒体时代,明星的带动、网红的分享,人们购买美容产品的决定因素并不是产品是否真的有效。
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紧接着,消费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先后在柜台上摆放出两批相同的产品,但包装不同,导购也不同。结果,在两小时的时间里,仅有3位消费者愿意购买包装和导购比较简陋的产品,而有8位消费者都选择了包装更显档次、导购更显专业的产品。
随后,这些消费者都接受了心理学家给出的问卷调查,他想要知道的是,这些产品对他们自我感觉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他们面对较便宜或者简陋的产品作决定时,自尊心更强;而面对价格较高、更高档的产品时,人们的自尊心会降低,于是,人们会通过购买行为来补偿此前降低的自尊,消除不安。也就是说,人们是否选择购买一件商品,内心的自我满足才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纪录片里的最后一个实验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来设计的,他试图回答,人们为什么如此在意“颜值”这件事。他找来一群陌生人,相互见面交流一番后,让每个人给自己以及刚认识的这些朋友的相貌找到对应的照片。这些照片中既有真实的,又有经过图片美化或者丑化修饰的。结果非常有意思,70%的情况下,被试为他人选的照片都是经过美化过的,为自己选的却是丑化的照片。也就是说,人们对自己的颜值评价总是比对他人的更苛刻。
心理学家解释,这是因为人们想要变美,所以只关注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且不断放大。相反,对别人的评价,除了脸,还会受到他人谈吐、性格、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你觉得对方善良、热情,你对他的外表评分会不自觉地有所提升。
所以,美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评价。这部影片最终想要告诉观众的是,外表并不是美的全部,它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个人品质,包括人们对自己的接纳和自我欣赏。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确切的理论解释部分,纪录片涉及的实验,其样本量都很小,尤其是针对护肤品功效的验证、反馈时间都比较短。事实上,从影片中给出的品牌方的回应中也能看出,它未必是公认的、百分百准确的结论。它提供的是行业中容易被忽视,有时甚至是刻意被隐藏的一些参考信息。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消费者更理性地作出选择。(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8-07-20 第5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