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实”与“虚”之间交织前行 |
——朱建士院士采集小组工作感悟 |
北京办公室与访谈对象访谈后合影
与朱建士院士家属座谈
■吕旗
在接到朱建士院士学术成长采集任务之后,我们陷入了沉吟,这一沉吟就是半年之久。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之中,“科学家”的科学领域属性,“学术成长资料”的内容,当属工作的重点。
朱建士这个科学家的科学领域应该如何定位?他的公开身份是力学专家、爆炸力学专家,但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应该是核武器研制及相关基础研究。他是否能够被称为核武器研制专家呢?
以他的生卒年代1958年~2011年为限,以我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为参照系。
从工作属性看,核武器研制属于典型的应用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工作对象看,包括核武器理论设计、相关实验(冷试验、热试验)、生产制造等各相关环节。
从能力要求看,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复合的知识结构、统筹组织协调等能力。
只有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才能突出者,或许才能够称得上是核武器专家。
朱建士从进入工作单位的第一天起,就从未离开过核武器研究这一领域。北京大学的学习经历及其后几十年核武器研制的实践,与同行的交流切磋,自身勤奋的学习、实践,无论是对于工作对象逐步深入的认识、了解、把握,还是在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都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完成国家任务、在对于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贡献方面,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他也无疑是一位佼佼者。
因此,他是一个核武器研制专家或科学家的定位应该是没有疑义了。
他的学术成长过程脉络是清晰的,与他的生命线基本重合,从经历上看并不复杂。可以以“保育院”“长郡中学”“北京大学”“花园路”“青海湖”“戈壁滩”“冰窖口”“绵山路”为线索进行梳理。但是,与他人生经历相同或相似的人很多,为什么在芸芸众生中他能够脱颖而出?这既是耐人寻味的,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的。
“学术成长资料”的搜集,结合他的学术成长过程,至少应该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
“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就构成了我们要“搜集”的“实”与“虚”的两个方面。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之下,本应该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况,但是,由于朱建士先生2011年12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之下溘然长逝,导致这项工作被迫进入了事倍功半的艰难历程。缺乏了朱建士先生的明确指向,不得不以“边思考边推进”的节奏向前探索。
“实”的“学术成果”的载体大致包括专著、论文、获奖科研项目(其中很多涉密)、工作总结(大多涉密)、培养出的学生等等。由于传主已过世,搜集到的资料比较零散;一方面他参加的核武器研制工作,能够展示的内容不多,每一项任务研究周期又较长,内容不易表述,另一方面,很多事项必须逐一核实,他多年的同事均年事已高,这些工作都费时费力。因此,编写资料长编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尽管慢,还是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有真凭实据的内容逐一纳入长编,宁慢勿滥。
“虚”的“学术思想”的载体是传主本人,业已灭失。就“学术思想”而言,研究的成分更重,花费的精力亦会更多。即便有了阶段性成果之后,也还需要多渠道地予以证实。这将成为研究报告的一个难点。
首先,是学术思想的内容。我们初步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是他生前自己说过,在北京大学,学会了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其二,是他在核武器研制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在不完全明晰某些物理机理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不同性能要求的核武器理论方案并研制成为可供使用的产品的思想方法;其三,在中国工程院任职期间,对于中国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家层面的思考和设想;其四,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任职期间,关于我国核武器研究人员队伍建设依托于单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思想。其中,第二方面是他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三、第四方面是第二方面思想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他的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主要包括:第一,是他所处的成长环境。成长环境中接触到的人、文化、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等;第二,是他的师承关系。从最初的母亲、中小学老师,到大学老师、工作后的同事那里得到的帮助及启发;第三,是他一直深入的工作实践。这是一个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的,需要从中去“悟”从而得出道理和规律的看不见的、无形的老师,也是朱建士先生在学术思想上能够有别于他人的最重要的老师。
再次,他的学术思想对于他的科研及完成国家任务的作用。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正是循着他日益成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在型号任务完成以及任务中产生的一系列基础问题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就和基础研究成果。学术思想与工作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在把握核武器研制规律、一次次高质量完成国家任务、基础研究逐步深入的同时,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
研究报告的撰写,需要回答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他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包括是怎么样形成的,其主要的内容是什么?二是在他的学术思想指导之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和成就。
“谋定而后动。”研究报告的这一设计思想,主导了后期的一系列工作,都要围绕着“实”与“虚”两个方面推进。
以从前至后的顺序,去梳理他做过些什么(“实”的部分),特别是一些对于他的学术思想形成有影响的事例,然后,逐个事例地进行分析,这些事例可能导致他的学术思想的哪一内容(“虚”的“部分”)是由这一事例或哪几个事例影响而形成,已形成的学术思想(“虚”)对于他经历的后来的事例(“实”)是否具有指导作用。
“实”是“虚”的验证依托和现实标的,“虚”是“实”产生的基础和推动的灵魂。两者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相互提升、相互完善。
运用“实”与“虚”的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力图以对“实”(事件)与“虚”(学术思想内容)的交替演进过程探寻为基础,并对于过程进行符合逻辑的思辨和总结,还原出朱建士先生学术思想之完整内容。
(作者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18-05-28 第8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