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
选择字号:
传承科学基因 携手读者前行


 





 


 


 





 

■张思玮

1959年1月1日,一份飘着墨香、承载着传播科学使命的报纸在北京创刊。历经60年岁月沧桑,这份报纸记录了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沧桑巨变,弥合了科学界与公众间的鸿沟,搭建了科学思想交汇与碰撞的平台。

这一切,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为科学传播事业付出辛劳的科学报人。戈壁沙漠、高原绿洲、田间地头印有我们的足迹;发射现场、调研一线、实验基地留有我们的身影。劳碌奔波中,我们细致品读科学的理性与深邃;方寸键盘上,我们客观呈现记者的观察与思考。

这一切,更离不开一直鼓励与支持、信任与理解我们的“铁杆”读者。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一代科学家,也有锐气方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还有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华裔学者。

有的读者将《中国科学报》看作了解中国科学发展的一扇窗口;有的读者将科学网视为全球华人学者的精神家园、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璀璨灯塔;还有的读者将每期《科学新闻》都收藏起来留作纪念……

回顾60年,我们始终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己任,紧跟国内外科技前沿,致力于向公众提供准确严谨的科学新闻。

细数60年,我们一贯以读者需求为新闻报道的坐标系,不断调整自身方位,以更高的格局、更饱满的热情打造科学传播主阵地。

盘点60年,我们坚持与科学家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用扎实的采访撰写出一篇篇精彩的科学报道,赢得了科学家的尊重与信任,也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赞许。

我们早已经忘记有多少次与科学家促膝长谈,一起梳理科学话题的脉络与趋势,探讨科学事件的意义与真相。他们主动向我们袒露心声,提供新闻线索。我们也愿意走入科学家这一群体,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交流,拉近了我们与读者的距离;沟通,减少了我们与读者的分歧;分享,增进了我们与读者的情谊。是读者的期待,让我们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是读者的肯定,让我们再出发充满信心与朝气;是读者的支持,让我们的科学传播之路益愈宽广。

无论科学领域如何创造革新,也不管媒介形态如何更迭变化,我们将一直传承科学基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展现科学领域的多彩火花。

下一个60年,我们和读者,依旧在一起。

《中国科学报》 (2019-01-01 第21版 寄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