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朱一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10
选择字号:
东华大学
3D打印热固性材料研究获重要进展

 

本报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朱一超)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游正伟团队在3D打印热固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材料地平线》杂志。

热固性材料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能源等各种产业。然而,大多数热固性材料,尤其是非光固化一类材料的成型需要较长的交联过程,难以匹配3D打印连续化的制造方式。

如何让前沿3D技术成功驾驭热固性材料,在拓展可3D打印材料种类的同时又增加热固性材料的设计和加工自由度?对此,游正伟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策略。

他们巧妙地将盐粒和热固性材料预聚物结合为可3D打印的“复合墨水”。盐粒在3D打印过程中起到增稠剂的作用,保证顺利打印成型;同时在热固化过程中,盐粒又起到增强剂的作用,实现打印的三维立体结构在高温高真空交联过程中保形。在打印过程中盐粒固化成型后,可以方便地被水溶解除去,从而又作为致孔剂获得了多孔的结构。

游正伟表示,该策略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实现多种热固性材料,例如交联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的直接挤出式3D打印,打印出来的结构还具有常规3D打印难以获得的微孔。

据悉,研究人员以热固性弹性体为例,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利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的优势构建了梯度化结构的柔性溶剂驱动器,可对溶剂即时响应并发生大尺度的形变,在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同时,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合作,证实采用该技术所打印的热固性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弹性和耐疲劳性,可作为心肌补片有效治疗大鼠心肌梗塞模型。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9/C8MH00937F

《中国科学报》 (2018-12-1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