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候专家解读IPCC新报告—— |
实现1.5℃目标,快速转型是关键 |
|
■本报见习记者 卜叶 记者 冯丽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相比,将其限制在1.5℃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
业内认为,这是第六次评估周期内发布的重要报告。在此背景下,多位中国气候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更严厉的1.5℃
《报告》中国作者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报告》明确指出了一条整体路径,即实现1.5℃目标要求全世界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即零排放)。
实际上,早在2015年,《巴黎协定》就提出,本世纪末前把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距离前工业水平2℃以内,并努力把升温限定在1.5℃内。这些目标可谓是避免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最低目标。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远未走上正轨。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黄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近1℃,此时重新提出在本世纪末把温度控制在1.5℃内,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全人类的行动警示,需要引起各国重视。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原中国政府气候谈判代表团成员刘滨表示,IPCC多次发布报告,最实际的作用是从科学上推动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它有助于促进低碳绿色社会的形成。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陈迎看来,人类社会距离真正能够实现1.5℃的目标依然很远。作为IPCC第五和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她表示,《报告》毫无疑问会深化全球对于该目标的认识,但它对气候谈判和气候行动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
快速而深远的转型
实现1.5℃目标,这意味着全球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等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要实现这个目标,时间非常短暂,转型速度也会特别快,如何应对如此快速的转型非常关键。”姜克隽说。
在他看来,现有技术已大致能帮人们实现1.5℃的情境。但快速转型和变化会带来众多社会影响,比如失业、传统产业的转型,这需要特别谨慎处理。
“实现更小幅度的升温对人类社会是有利的。我们认为它可能对中国更加有利。”姜克隽补充说,比如中国低碳能源企业已全球领先,全球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中国的技术发展和出口经济发展尤其有利。
尽管温度升高对一些地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比如已有的温度升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带来利好,但整体长期来看,依然是弊大于利。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原所长、研究员林而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对此次《报告》中提到的1.5℃目标的不确定性、难度及实现路径仍需要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
困难重重 尚需努力
多位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全球升温已经达到1℃,即便现在停止排放,也会继续导致温度上升和海平面上升。
具体来说,自1860年以来,全球CO2浓度曲线从未出现过下降或变缓。黄刚认为,针对CO2浓度未来的变缓或下降的气候反馈研究尚未全面展开,特别是针对区域的影响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CO2浓度下降,全球温度也随之下降”等思路提出挑战。
自然并非人类想象的那样简单,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在调控全球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CO2浓度持续升高情况下,当各大洋增温时,全球温度快速增加;当各大洋温度变化不一致时,全球温度便会停滞或减缓;而当CO2浓度减缓或降低时,海洋特别是海洋深层可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使得地球温度仍处于增温的状态。”黄刚说。
同时,从现有的全球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看,离到2030年实现2℃目标的差距还很大。“由此可见,1.5℃虽然还有希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非常困难。现在对于各国来说,重要的是先向着2℃目标努力。”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傅莎说。
傅莎表示,这份报告的尺度是全球范围的,极少涉及各地、各国的情况。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警醒,那就是“更清醒地理解我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2020年中国将会更新NDC,也需要提交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相关科学研究会为中国减碳目标的设定提供一些参考,进一步增强我们在气候政策上的动力。
姜克隽也表示,放眼未来,到2040年中国预计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果全世界处于一个和平、少灾难的局面,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应对气候变化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我希望中国能够设立更强有力的减排目标。”
《中国科学报》 (2018-10-15 第4版 综合)